负暄(其二)

投身寂寞滨,自谓此生足。

环堵翳蓬蒿,清阴覆园绿。

聊支风雨凌,宁与世缘触。

息交轮鞅稀,寡虑鲜情束。

蔬食不求馀,高趺惟弊服。

结习尘障生,虚妄薰陶熟。

苦淡视莫亲,浮萦互趋逐。

孰探天地和,心境湛敦复。

大哉艮始终,硕果契山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他选择远离尘嚣,独居于荒僻之地,以自然为伴,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日常饮食以及内心世界,展现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首句“投身寂寞滨”,点明了诗人选择孤独生活的决心。接着,“自谓此生足”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感。环顾四周,只见蓬蒿丛生,园中绿意盎然,这既是物质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聊支风雨凌,宁与世缘触”,诗人宁愿承受自然界的风雨侵袭,也不愿与世俗的纷扰接触,进一步强调了他与世隔绝的决心。接下来,“息交轮鞅稀,寡虑鲜情束”则表明诗人与外界交往甚少,心无杂念,生活简单而纯粹。

“蔬食不求馀,高趺惟弊服”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不追求多余的物质享受,穿着破旧的衣服,过着朴素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结习尘障生,虚妄薰陶熟”暗示了诗人曾经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但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和修行,他已经摆脱了这些束缚,心灵得到了净化。“苦淡视莫亲,浮萦互趋逐”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华的淡漠态度,认为真正的亲近是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孰探天地和,心境湛敦复”意味着诗人试图探索宇宙间的和谐,使自己的心境回归到淳朴的状态。而“大哉艮始终,硕果契山木”则是对诗人最终达到的精神境界的赞美,仿佛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和实践,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心纯净的向往。

收录诗词(53)

张宇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眺

北风吹狂澜,江水浊不澄。

牛犬行平冈,木落山纵横。

轻雾散林渚,孤钟度危城。

泊舟且无寐,长河终夜鸣。

弊服倦驰迈,积雨将寒生。

物情异旦暮,幻质奚将迎。

凄凄葭菼间,怊怅徒抚膺。

形式: 古风

甲戌三月二日出行

霁雨解前峰,幽原策归路。

荒蹊蔓草春,野水平桥度。

悦鸟近声圆,耕牛缓犁步。

丰泉阴壑鸣,密竹中园素。

灵岫敞虚轩,荆扉护云固。

新流泛池溢,繁翠盈窗户。

扫榻理残书,扶筇历榛顾。

丘林适所娱,姤浊岂浮慕。

虚澹美遐踪,颠危惕宜务。

安由绝世缘,木石藉深处。

倦翮止枝巢,先迷感馀悟。

聊舒栖遁情,生意足农圃。

形式: 排律

雪晴遣怀

辞乡苦淫雨,旬日喜初霁。

达曙星汉明,严霜凛寒气。

仆夫戒晨发,解缆火先炽。

狂风初向止,朝旭悦南至。

宿霭散平川,遥烟澹孤屿。

峰回积雪白,滩险寒流细。

野艇溯渔纶,商帆洽凫戏。

洲渚薄欹倾,人烟阒迢递。

征途值岁晏,行迈眷遐睇。

尘网日疏违,危机慨浮世。

束书谢旅贞,百感胡内翳。

君恩戴弥厚,蹇拙愧庸器。

宠渥逾素期,微裨莫涓致。

民彝困蟊贼,管晏渴群睨。

顾念衰朽侵,何由觌经济。

汀梅烂始英,崖竹滴空翠。

少慰幽晦情,奚能惬真契。

愿言返驾早,永托丘园憩。

形式: 古风

登陆文安公象山祠堂故址

羲尧体乾运,王道持伦纲。

舜禹袭神器,精一斯传彰。

周亡《雅》、《颂》息,仲尼语张皇。

伊说佐受命,况轲司振扬。

伟兹大经奥,百世垂辉光。

陵夷几更历,明晦违天常。

濂洛启潜綍,建中续虞唐。

青田荆山璞,宏闻皎旻苍。

寸心宰灵妙,昏塞非违伤。

动静该至理,惕焉惟内强。

圣训炳星日,卓操逾冰霜。

横经宅雄胜,古象增浑庞。

雪馆夜灯集,风庭春雨长。

关闽觉支蔓,吴楚被馀芳。

驽质愧庸昧,师谟幸遵详。

云岑慕远谒,佛刹榛莱藏。

探陟访遗旧,荒基屹崇冈。

肃衿悚瞻睇,天宇澄秋阳。

翠台耸前挹,旷缈归毫芒。

浮观励先躅,敢意窥鸿荒。

湍驶难砥柱,大音孰仪凰。

八表视环辙,千龄仰休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