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凯歌八章(其二)

淮南千里少遗民,万顷膏腴变棘榛。

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恢复景象的变迁与希望。首句“淮南千里少遗民”,点明战乱之后,淮南地区人烟稀少,满目疮痍。接着“万顷膏腴变棘榛”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肥沃的土地被荒废,变成了荆棘丛生的荒地,展现了战争对土地和人民生活的巨大破坏。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战乱后果的哀叹上,而是转向了积极的展望。“辟地营田真上策”,表达了对恢复农业生产的肯定和支持,认为这是重建家园的关键策略。最后一句“稻粱已见满仓囷”,预示着通过辛勤劳动,土地将再次繁荣,粮食丰盈,仓库充盈,象征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宋代诗人对于战后恢复与重建的深切关注和乐观态度,强调了农业生产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破贼凯歌八章(其三)

万幕如云振鼓鼙,角声呜咽马惊嘶。

亚夫持重惟坚壁,应为桑榆太白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破贼凯歌八章(其四)

闻道淮西遏贼锋,捷书半夜到行宫。

投戈尽是三齐士,不用鲸鲵志武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破贼凯歌八章(其五)

签军五万立降旗,虏将仓皇去莫追。

已出寿春三百里,将军旋旆整归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破贼凯歌八章(其六)

君王圣武自临戎,诸将欢呼战必躬。

不是江头旗鼓出,退师安得却成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