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王猛扪虱

剧谈世事灞河滨,奇骨瑰姿两绝伦。

却讶秦无豪杰至,坐中扪虱定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灞河畔详述世间之事,
他独特的风骨和非凡的才情无人能及。

注释

剧谈:详细谈论。
世事:世间的事情。
灞河滨:灞河岸边。
奇骨瑰姿:奇异的骨气和瑰丽的才华。
两绝伦:独一无二,无人能比。
却讶:却令人惊讶。
秦:指秦国或秦朝。
豪杰:英雄豪杰。
至:到来。
坐中:座中之人。
扪虱:摸虱子,表示悠闲或不拘小节。
定何人:究竟是什么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和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开篇“剧谈世事灞河滨”表明诗人在灞河边上与人激烈讨论着世事,这里可能暗指唐代杜甫曾在此处吟咏古今,抒发胸臆。

接下来的“奇骨瑰姿两绝伦”则描绘了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的非凡气质和卓尔不群的风貌,这些人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豪杰形象。随后的“却讶秦无豪杰至,坐中扪虱定何人”则流露出诗人对当时缺乏英雄豪杰的感慨与失望。在这两句中,“却讶”表达了诗人的惊奇与不解,"秦无豪杰至"指的是当时的秦地(可能特指长安一带)没有出现真正的英雄豪杰。最后“坐中扪虱定何人”则是对现实中的平庸之辈的嘲讽,他们只能在座位上捉弄跳蚤,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渺小和无为。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的平庸之辈的批判。这种情感的抒发和对立面的设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手法,用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冯媛当熊

婕妤下辇辞荣日,冯媛当熊效死时。

带砺称忠惟一传,宫闱著节有双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高阳长揖

胡床二女执巾裾,长揖高阳旧酒徒。

不是苍皇能辍洗,溺冠何异昔坑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霍光取玺

此郎守节固堪论,汉玺飘飘亦仅存。

周勃取将迎代邸,霍光持去授皇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李密迓太宗

海内群雄逐鹿时,虬髯一见识英姿。

牖窥已叹尚书妇,野拜仍惊柱国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