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三善殿眺望山中灯火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美感。
首句“重岫多风烟”,描绘了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接着,“华灯此岫边”一句,将视线从山景转向灯火,点明了主题,同时也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涸浦如珠露,凋树似花钿”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干涸的河滩比作晶莹的露珠,枯萎的树木比作精美的花钿,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夜晚山中的独特景色,既突出了自然界的静态美,又赋予了其动态感。
“依楼杂度月,带石影开莲”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与灯光交织的场景,以及山石在月光下形成的莲花般的影子,这种巧妙的组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既有常满照,羞与晓星连”表达了诗人对夜空中的灯火与星辰的对比感受,认为灯火虽常亮不息,却因无法与晨星相连接而感到羞愧,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对光明与永恒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夜晚山中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