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道中遇雨

崛曲千山过,微茫四望低。

云连舒子国,柳暗令公蹊。

谷泛桃花水,骝嘶锦障泥。

无嗟行役苦,堪喜是春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舒城道中的雨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崛曲千山过,微茫四望低”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群山在雨雾中的朦胧景象,仿佛千山在诗人的视线中渐渐远去,四面的景色变得模糊而低沉,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

接着,“云连舒子国,柳暗令公蹊”两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云与舒子国的连接,以及道路两旁柳树的浓密,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生机。这里的“舒子国”和“令公蹊”可能是地名或特定的路径,增加了地点的特色和历史感。

“谷泛桃花水,骝嘶锦障泥”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山谷中桃花水泛滥,映衬着春天的气息;马儿在经过锦障泥时发出嘶鸣,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热闹与生命的跃动。

最后,“无嗟行役苦,堪喜是春犁”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释然,以及对春天耕作的喜悦。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即使在旅途中遇到困难,也能发现并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尤其是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舒城道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主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涂及春大尹

邑宰迎宾出,因之为省耕。

一犁欢雨足,百室俟秋盈。

妹子渐无补,缁衣空复情。

阳春如可拟,流韵满舒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泗州学正王乡丈

与子平分粤,词场属两雄。

撤皋真子厚,讲易愧纯公。

泗水淮原会,江流汉亦宗。

他乡正春色,不厌夜深从。

形式: 五言律诗

别萧生

文明当盛世,何地不英才。

岳渎分群望,贞元作合来。

万金非贵重,一诺绝安排。

老我思狂简,焉知所以裁。

形式: 五言律诗

别泗州王守

不见黄州鹤,今从帝里飞。

古来称悃愊,何可论黄骊。

会见文翁化,宁专子产慈。

请看移俗日,全在簿书期。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