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廷评拜官

林叶阴浓,海云峰耸,夏景渐分。

称画堂开宴,雍雍笑语,高年耆德,初拜君恩。

汉相家声,一经传训,赏典今朝归庆门。

清和昼,见香飘百和,乐按长春。休论。万事纷纭。

算寿考、乡闾能几人。

况凤书才降,龟龄正永,莫辞金盏,一醉醺醺。

萱草忘忧,榴花含笑,庭院风光如再新。

成欢颂,愿齐坚桧柏,频奉丝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树林叶子浓密,海上的云峰耸立,夏天的景色逐渐分明。
在华丽的殿堂举办宴会,笑声融洽,老一辈尊长们初次接受皇恩。
汉代丞相家的声誉,经由一代代传承,今日的奖赏回归荣耀之家。
在这清和的白日,香气四溢,音乐悠扬,如同长春之乐。不必多言,世间纷扰。
算起来,乡间能有多少长寿之人。
更何况凤凰的圣旨才刚刚降临,龟龄长久,不要推辞,举杯痛饮,沉醉其中。
萱草忘却忧虑,石榴花开满园,庭院景色仿佛又焕然一新。
让我们共同欢庆,愿像坚贞的桧柏一样,频繁接受皇帝的诏令。

注释

阴浓:树木叶子茂密。
海云峰:海上的山峰。
夏景:夏季景色。
画堂:华丽的殿堂。
雍雍:和睦融洽。
耆德:年长有德的人。
汉相家声:汉代丞相家族的声望。
庆门:荣耀之家。
香飘百和:香气四溢。
丝纶:皇帝的诏令。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盛况,诗人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欢乐气氛和对未来美好的祝愿。开篇“林叶阴浓,海云峰耸,夏景渐分”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观与季节交替的画面,既是时间背景的描绘,也为接下来的宴会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庄重的氛围。

“称画堂开宴,雍雍笑语,高年耆德,初拜君恩”则具体叙述了宴会的情景。画堂作为宴会的场所,是一处雅致之地;笑语流动,表明宾主间的和谐与欢悦;“高年耆德”指的是有道德、高龄的长者,而“初拜君恩”则显示了对尊者的敬意。

接下来,“汉相家声,一经传训,赏典今朝归庆门。清和昼,见香飘百和,乐按长春。”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以及宴会上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汉相家声”指的是汉代丞相班固一家的学问和德行;“赏典今朝归庆门”则是说今天的宴会也是在继承和颂扬这种文化传统;“清和昼,见香飘百和”描绘了宴会上的美酒佳肴和愉悦的气氛;而“乐按长春”则表达了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此后,“休论。万事纷纭。算寿考、乡闾能几人。”转折出诗人的感慨,万事皆有变迁,但寿考之事却难以预料,而“乡闾能几人”则是对能够理解和分享这份感慨的人的质疑。

接着,“况凤书才降,龟龄正永,莫辞金盏,一醉醺醺。”诗人转向了祝愿之词。“凤书”指的是吉祥的文书,如婚礼或生辰等喜庆事宜;“龟龄正永”则是对长寿的美好祝愿;而“莫辞金盏,一醉醺醺”则表达了宴会上饮酒畅谈,尽情享受欢乐时光的心态。

末尾,“萱草忘忧,榴花含笑,庭院风光如再新。成欢颂,愿齐坚桧柏,频奉丝纶。”诗人以“萱草忘忧”表达了宴会上人们的愉悦心情;“榴花含笑”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庭院风光如再新”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赞美。而最后,“成欢颂,愿齐坚桧柏,频奉丝纶。”表达了宴会上人们共同祝愿和祈求吉祥、坚固不移,如同桧柏一般。

综上所述,此诗以宴会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际交往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祝福的场合。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洛阳春.丁香花

冷艳幽香奇绝。粉金裁雪。

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曲槛小池清切。

倚烟笼月。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减字木兰花(其二)劝饮词

金貂贳酒。乐事可为须趁手。且醉青春。

白发何曾饶贵人。凤笙鼍鼓。况是桃花落红雨。

莫诉觥筹。炊熟黄粱一梦休。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一)惜春词

人生可意。祗说功名贪富贵。遇景开怀。

且尽生前有限杯。韶华几许。鹈鴂声残无觅处。

莫自因循。一片花飞减却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三)止贪词

鸾坡凤沼。轩冕傥来何足道。存养天真。

安用浮名绊此身。劳生逸老。摆脱纷华须是早。

解绶眠云。林下何曾见一人。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