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翻经铜签歌

白铁铸错江山促,黄金布佛君身赎。

老僧垂眼定蒲团,梦中已换兴亡局。

萧梁天子爱看经,佞佛痴心佛有灵。

愿竭铜山输老衲,自宣贝叶忏耄龄。

荷荷菩萨云中坐,慈悲不救台城饿。

钟磬声沈梵筴灰,一朝共逐金瓯破。

留得翻经数寸签,铜花绿带土花黏。

纪年犹识官家造,想见谈禅法地严。

雨花台前花作雨,袈裟送了英雄主。

天花无香铜自腥,且把残书翻日午。

成佛升天一笑休,六朝去远水东流。

牙签万卷留天地,待访昭明《文选》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于源的《梁武帝翻经铜签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梁武帝萧衍晚年笃信佛教的故事。首句“白铁铸错江山促,黄金布佛君身赎”形象地展现了梁武帝为了赎罪而倾尽国力的行为,暗示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江山社稷的无奈。

“老僧垂眼定蒲团,梦中已换兴亡局”描绘出梁武帝在蒲团上静思禅定,似乎在梦境中已经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反映出他对佛教解脱生死的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萧梁天子爱看经,佞佛痴心佛有灵”揭示了梁武帝对佛教的痴迷,以及他希望通过佛法来寻求心灵的安慰和国家的庇佑。

“愿竭铜山输老衲,自宣贝叶忏耄龄”表达了梁武帝愿意倾尽铜山财富以供养僧侣,自我反省以求晚年悔过的心境。

诗中“荷荷菩萨云中坐,慈悲不救台城饿”则揭示了梁武帝的困境,即使佛祖慈悲,也无法阻止台城百姓的饥饿。

最后,“雨花台前花作雨,袈裟送了英雄主”描绘了历史的变迁,英雄落幕,雨花台前的繁华与佛教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梁武帝的佛教信仰,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

于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鹤秀塔

龙渊之水深复深,卧波塔影尖如针。

学绣女儿不得见,横塘风雨愁人心。

偶闻父老谈陈迹,裴生此地曾为客。

行装劫去剩空囊,路侧呻吟带饥色。

落日携筐有女来,一时怜饿兼怜才。

拔钗饷饵聊相济,乞食吹箫重可哀。

黄金脱手浑间事,谁知中有千行泪。

半面真成未了缘,三生可有相逢地。

归来偏犯泥中怒,风波凋损双眉妩。

岂曾密誓偶鸳鸯,竟听谗言放鹦鹉。

红兰无力拒严霜,毕命朱丝长恨长。

一寸柔肠容易断,十分侠骨自留香。

春风转瞬忽经年,仙禁裴航得意天。

前度刘郎重到日,那时紫玉已成烟。

分符适值来花县,惆怅天台人不见。

夜雨空房忆故钿,秋风尘罥悲团扇。

比肩有妹已垂髫,依约红颜一样娇。

桃叶相将迎古渡,云英犹得遇蓝桥。

报恩总惜婵娟死,特筑浮图傍春水。

小字空题埋玉人,遗闻合补伤心史。

此事茫茫二百秋,塔前芳草使人愁。

王孙一饭谈何易,漂母祠堂终古留。

形式: 古风

题郭止亭寒香书屋勘印图(其一)

汉家玉玺已飞烟,陵树长安望渺然。

剩有累累数方印,一齐清泪滴铜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郭止亭寒香书屋勘印图(其二)

名姓官私远可徵,芝泥钤出认犹能。

夜深双眼清如水,高点黄山雁足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题郭止亭寒香书屋勘印图(其三)

尧章叔夜久仙去,旧谱何人辨证来。

纸阁无尘且孤赏,胆瓶一朵破黄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