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知县项如英筑野遣人远馈酒殽仍寄诗相问随用韵以答其盛意为后日之会一笑

暮境无能愧昔贤,诗葩词藻强敷宣。

不随隐士巢丘壑,且伴樵人乐石泉。

酒向落花茵上饮,道从汗竹简中传。

山城后日寻君处,残恨光阴已来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宋讷在面对暮年的感慨与自我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友情、自然以及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和自省,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乐观。

首联“暮境无能愧昔贤,诗葩词藻强敷宣”点明了诗人面对晚年时的心态,既没有因岁月流逝而感到羞愧,也通过自己的诗歌才华,尽力展现着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与追求。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颔联“不随隐士巢丘壑,且伴樵人乐石泉”则描绘了诗人不同于传统隐士的生活态度,他选择与普通百姓一同享受自然的乐趣,而非遁入深山老林。这种生活哲学强调了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颈联“酒向落花茵上饮,道从汗竹简中传”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在落花纷飞的季节里,诗人选择与自然共饮,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超脱与自由。同时,通过汗竹简(古代书写材料)传递的“道”,即道德、智慧与知识,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探索的重视。

尾联“山城后日寻君处,残恨光阴已来年”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尽管时光荏苒,但诗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这里的“残恨光阴”既是对过去遗憾的表达,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生命哲学,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94)

宋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过故人霍元方故居因作诗以寄嗣子怡伯怡仲

重过东崖处士居,门前犹有故人车。

九原风雨三生梦,一壑烟霞万卷书。

华表何年重见鹤,淇滨今日独观鱼。

知君不减遨游兴,万里骑鲸入太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过故人霍元方故居因作诗以寄嗣子怡伯怡仲

欲登医俗旧茅亭,主去亭空德自馨。

载酒无人重问字,闻诗有子自趋庭。

程门谁立诸生雪,淇水先沈处士星。

缥缈吟魂何处在,竹梢空见岁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醉中寄霍东崖元方

昔读昌黎醉留东野诗,深羡昌黎重东野。

我与东崖生并里,踪迹参差不相舍。

东崖清致多,幽居足图写。

不上青云梯,笑傲王侯者。

自愧堕尘网,身轻薄名惹。

再拜问东崖,肯许作邻也。

东崖笑不应,令我如喑哑。

近闻赋归田,便欲往结鸡豚社。

东崖起屋淇水滨,我亦结茅汉堤下。

门前柳拂头,篱边菊盈把。

香秫故园种,新鱼小船打。

访道讲参同,寻僧问兰若。

有诗次清韵,有酒倾老瓦。

留客出笑谈,课儿诵风雅。

太行烟翠入登览,终日风神两潇洒。

又恐弃我还城郭,白雪阳春和弥寡。

想见亭下此君为我苦留之,桑榆意气同倾泻。

庶几古人心,相得真匪假。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元方见和复次韵以寄之

唐方干,宋魏野。

诗名遗在鉴湖甘棠上,高隐流芳合中舍。

东崖处士居淇东,诗成好事争传写。

英风卓行无古今,举头仰羡皆作者。

炼句风月嘲,西隐烟霞惹。

白头始赋归来辞,不知是也还非也。

是非几欲问青山,鼓掌大笑成痴哑。

愿结渔樵侣,更入耆英社。茅屋底,衡门下。

秋郊看禾穗,春畦供菜把。

栽松放云宿,种竹听雨打。

十首新诗和少陵,数曲瑶琴知贺若。

香笺笔扫凤楼锦,古砚墨磨铜雀瓦。

忘形懒冠佩,陶情咏骚雅。

杖藜散步瓠子堤,风露从教来沐洒。

斟花酌柳会东崖,俗驾远回逋客寡。

后日寻盟医俗亭下去,翠琅玕动清风泻。

对话闻秋声,此乐谁能假。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