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茅舍三间里,藜床六尺馀。百年何日了?
半世此中居。偶踞固吹笛,频移为读书。
不知王逸少,坦腹意奚如?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题为《床》。诗中描述了诗人居住在简陋的茅舍之中,仅有六尺藜床,反映出其朴素的生活状态。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希望能在这半生中有所作为,既有时闲吹笛自娱,也有时沉浸于书卷之中。最后,诗人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逸少)坦腹看书的形象自比,询问自己是否也能像王羲之一样,带着悠闲自在的心境享受阅读的乐趣。整首诗简洁而深沉,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知识的追求。
不详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万缕编斑竹,双钩铸白银。
玉楼高处挂,绣额著来新。
月皎能筛影,花香解透春。
被人嫌怨极,只为蔽佳人。
海水茫茫阔,云帆的的微。
高从天际去,险自浪中归。
翳日浮沉惯,随风向背飞。
悠扬方未定,萍叶又相依。
南北又东西,随身一杖藜。
向来相倚傍,何忍便分携?
春野行吟把,秋山带醉提。
慎毋化龙去,使我困攀跻。
冰簟银床上,桃花一枕头。
曾经神女荐,犹记宓妃留。
暇日长欹卧,仙家屡梦游。
莫愁金易尽,鸿宝此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