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至从嗔不著冠,起来信手揽书看。
小蜂得计欺侬睡,偷饮晴窗砚滴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在南溪山中的一段宁静生活。"客至从嗔不著冠,起来信手揽书看"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来访者的不以貌取人的态度,他不为外界的干扰而更换衣冠,而是直接起身去翻阅书籍,这里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从容与淡定。同时,通过“信手揽书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学的渴望以及对心灵寄托之深。
"小蜂得计欺侬睡,偷饮晴窗砚滴乾"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中的“小蜂”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而“欺侬睡”则是对蜜蜂采花不眠的比喻,表明即使在安静的午后,小生物也在忙碌工作。这一部分通过“偷饮晴窗砚滴乾”,展现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和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自在独游的情怀,以及对书籍知识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梅从山上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谁将沙砾壅堤斜,水怒冲堤自决沙。
无数小鱼齐乱跳,琉璃盘底簸银花。
未得霜晴未是晴,霜晴无复点云生。
鹭鸶不遣鱼惊散,移却惟愁水作声。
秋光好处顿胡床,旋唤茶瓯浅著汤。
隔树漏天青破碎,惊风度竹碧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