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连山翳寒云,孤松秀巍岭。
松吟石漱水,山露髻撑顶。
我行亦何事,岁晏苦凄冷。
频有同心人,哦诗味隽永。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连山翳寒云,孤松秀巍岭”以连绵的山脉和高耸的松树起笔,营造出一种雄伟而清冷的自然景象。接着,“松吟石漱水,山露髻撑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松树以声音,让岩石和流水也仿佛在与之对话,山峰则像是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我行亦何事,岁晏苦凄冷”转而抒发了诗人独自行走于山岭间的孤独与感伤,岁末的寒冷更添了几分凄凉。最后,“频有同心人,哦诗味隽永”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同品味诗歌之美的心愿,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不详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侧看初成峰,横看复成岭。
何年古仙人,飞步缓绝顶。
至今两髻丫,缥缈烟霞冷。
安步蹑荒遐,长啸清夜永。
风雪武夷溪,乍阿还复岭。
依依鸦共林,片片云摩顶。
山中有高士,纸帐梅花冷。
相期从此翁,晤语冬夜永。
人皆乐夷涂,而惮陟崖岭。
不折彭泽腰,即摩墨氏顶。
谁能如此翁,独卧沧波冷。
寂寞诗书林,优游岁年永。
山行已凄迷,而况步脩岭。
飞仙不可见,谁复抚我顶。
怀人云峤长,倦憩石磴冷。
樵斧忽丁丁,弥觉清昼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