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冯次冈林塘幽筑(其二)

远俗遥怜僻,避諠常畏名。

庭生书带草,床枕太玄经。

啼鸟谙诗谱,游鱼识□声。

祇馀朋旧兴,通剌话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冯次冈时所见的宁静雅致之景,以及与友人相聚畅谈的情境。

首联“远俗遥怜僻,避喧常畏名”,开篇即点出友人居住之地远离尘嚣,环境清幽,诗人对此深感喜爱与敬佩。这里的“僻”字不仅指地理位置偏僻,也暗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避喧常畏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的疏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庭生书带草,床枕太玄经”,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家中环境的高雅与文化氛围的浓厚。书带草是古代文人书房常见的植物,象征着学问与文采;“太玄经”则是道家经典之一,暗示主人对哲学、道家思想的深入研究与理解。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友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志趣。

颈联“啼鸟谙诗谱,游鱼识琴声”,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友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啼鸟仿佛能吟唱诗谱,游鱼似乎能辨识琴声,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友人生活情趣的赞赏。

尾联“祇馀朋旧兴,通刺话平生”,收束全诗,点明了此次拜访的目的和意义。在友人的家中,诗人与老朋友相聚,通过交换名片(通刺)的方式,畅谈往昔岁月,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一场景温馨而亲切,充满了深厚的人情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家中环境的描绘和与友人相聚情景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区白斋梁毅所二同年七十一同四月生(其一)

四月天气佳,景风扇融和。

葭灰转仲吕,万物熙以讹。

遥持一杯酒,兄弟相经过。

何以介眉寿,肴馔列前罗。

时果荐荔支,园畦摘嘉蔬。

虽无珍与馐,寄兴则已多。

旅寓百年内,居诸倏如梭。

为乐须及时,不饮将奈何。

但罄同心欢,不惜春颜酡。

请君且尽酌,贱子当筵歌。

珠海渊且深,白云高嵯峨。

相期祝无疆,长醉南山柯。

形式: 古风

寿区白斋梁毅所二同年七十一同四月生(其二)

玄云倏以霁,舒望倍清圆。

良辰既难得,雅爱亦自宜。

三寿欣作朋,华堂列芳筵。

古人重五福,康宁乃居先。

兄弟共为乐,脱略返自然。

吁嗟误尘网,一落经岁年。

慨彼蜉蝣子,营营徒自怜。

脩林无俗颜,委卷有真诠。

来鸟亦中正,月色当我前。

举杯各尽欢,饮以斟复旋。

人生不常少,素发冠其颠。

诞日不为乐,达士羞与传。

形式: 古风

质村号为李佥宪乃翁题

幽人卜筑绝烦諠,峰转溪回自一村。

春水独深鸥鸟渚,午岚长护菜花门。

占年社老班荆坐,歇担樵夫对局论。

犹自种松多岁月,栋梁今已重天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纪瑞

朱火流仲夏,溽暑气方蒸。

忽然朗风至,午色敞晶荧。

中天黑云起,与日俱腾升。

风霆互藏宅,隐隐潜其形。

须臾晦复霁,囷轮倏然生。

郁芬环日御,浓丽昭帝庭。

骈连五芝芳,灿若文锦成。

飙光映下土,芒燄烛太清。

吾闻启灵秘,庆云同景星。

元和运枢极,二五流化精。

自古传其瑞,于今见休徵。

披衣立阶际,瞻望肃仪形。

吾生眇然质,际此皇图祯。

焚香默以祷,永顾登文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