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赋姑苏台

高台崔巍插天起,势压雄城三百里。

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

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

祇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虎丘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和悲壮的情感。

首句“高台崔巍插天起”,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虎丘台的雄伟壮观,仿佛它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接着,“势压雄城三百里”进一步强调了虎丘台的宏伟,其影响力覆盖了周边广阔的区域。

“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虎丘台周围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景象,另一方面则通过“日日吴王醉西子”这一细节,暗示了这里曾经是吴王享乐之地,充满了奢华与欢愉。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描绘了虎丘台的夜晚景象,香气四溢的桂膏与燃烧的香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锦丝瑶管空中闻”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的高雅与华美。

然而,好景不长,“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两句揭示了历史的残酷,战争打破了这里的歌舞升平,美丽的女子也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对美好生活的破坏。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双钩(古代兵器)上还沾着鲜血,却不敢飞翔,象征着战争的恐怖与残酷;而城中荒废,草木茂盛,春风吹过,更添了几分凄凉。

最后,“祇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只有月光见证了这里曾经的辉煌。而“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则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哀悼。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虽然眼前一片荒凉,但心中仍有希望,期待着未来能有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虎丘台的历史沧桑与诗人深沉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历史咏叹诗。

收录诗词(19)

瞿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智一名荣智,一字惠夫。父晟,迁昆山。兄信字实夫,时齐名,称二瞿先生。智嗜学明《易》,至正间,宪司试辟后青龙镇学教谕,摄绍兴府录判,寻弃官去。睿夫博雅能诗,以书法钩勒兰花,笔致妙绝。时寓华亭,所居有通波阁。与黄晋卿、段吉甫、李季和、成原常、张伯雨诸君友善

  • 字:睿夫
  • 籍贯:其先嘉定州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二首(其一)

年少去从军,妻儿生死分。

弓开孤月影,剑动七星文。

解识风云气,能穿虎豹群。

不将身许国,何以树功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从军行二首(其二)

破敌三营外,城头日欲低。

举烽连碛远,战气接云齐。

旌帜惊乌起,铙箫杂马嘶。

祇愁千里月,少妇正悲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吕养浩

客子频烦尺素修,江云变态故生愁。

山回绝磴参差树,花隐重城缥缈楼。

雨里未须秦望屐,雪馀拟汎越溪舟。

蒙郎古道多归思,桃叶春情隔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十一月廿四日绍兴作

秦望山头云气生,越王城下湖水平。

梅花欲放不尽放,雨色待晴还未晴。

铜驼金谷非故里,青衫白发徒虚名。

可怜百年已过半,空嗟万古难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