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义苑曾深入,词源更力探。
经纶黄阁再,宥密紫枢三。
盛德今谁似,高名古所惭。
伤心旧宾客,望哭府潭潭。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已故枢密使郑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韩驹以“义苑曾深入,词源更力探”开篇,赞美郑公在道德学问上的深厚造诣和在文学创作上的不懈追求。接着,“经纶黄阁再,宥密紫枢三”两句,通过描述郑公两次担任宰相(黄阁)和三次担任枢密使(紫枢),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影响。
“盛德今谁似,高名古所惭”则表达了对郑公高尚品德和崇高声望的赞叹,认为当今无人能及,古人亦感自愧不如。最后,“伤心旧宾客,望哭府潭潭”以哀伤的笔触,描绘了昔日宾客对郑公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他们前往悼念时内心的沉重与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不仅颂扬了郑公的个人成就与品德,也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是悼念诗中的佳作。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忆昔平原客,曾叨十九人。
怀沙正愁苦,负土更悲辛。
册府三年滞,枢庭一见新。
今来挥涕泪,为国惜良臣。
夜直沉沉浴殿南,春风想对百花潭。
藤床转枕寻馀梦,粉壁题诗倚半酣。
追记旧游时一笑,劝参真理莫多谈。
白头粗试丝纶手,归去扶犁意亦甘。
内阁论思密,西班步武清。
谁无子隆贵,独被主恩荣。
带曳黄金重,鞍飞白玉轻。
旧时行乐地,箫鼓入佳城。
昔在昭文馆,从公侍赭袍。
笑谈倾盖旧,风采照人高。
便欲参藜杖,那知奠浊醪。
不堪西北望,松柏暮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