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左鄯所作的《过秦氏旧宅》,通过描绘对秦氏旧宅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格天阁在人何在,偃月堂深恨亦深”,以“格天阁”和“偃月堂”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建筑,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失去的遗憾。
颔联“不见洛阳图白发,但知郿坞积黄金”,对比洛阳的繁华与郿坞的奢华,通过“白发”与“黄金”的形象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洛阳曾是繁华的都城,而郿坞则是权贵聚敛财富的地方,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颈联“直言动便遭罗织,举目宁知有照临”,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诗人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是直言正道的人也容易遭受陷害,而真正的光明与公正却难以寻觅。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尾联“炙手附炎俱不见,可怜泥泽满墙阴”,以“炙手附炎”比喻那些趋炎附势、追求权势的人,而“泥泽满墙阴”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在权力与利益面前的丑态。这一联不仅讽刺了那些丧失原则、唯利是图的人,也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道德与人格的渴望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秦氏旧宅的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性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