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初度

知非吾已晚,白首尚他乡。

不入广文馆,宁要太守章。

宽忧应有物,却老信无方。

谩忆儿童岁,斑衣父母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的《二月十三日初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年华逝去、远离家乡、官场失意的感慨,以及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首联“知非吾已晚,白首尚他乡”,诗人感叹自己明白某些道理已经太迟,尽管已是白发苍苍,仍漂泊在外,无法回到故乡。这里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遗憾。

颔联“不入广文馆,宁要太守章”,诗人提到自己没有进入广文馆(古代官学)学习,宁愿拥有太守的官职。这反映了他对知识与权力的不同态度,或许是对官场的某种讽刺或自嘲。

颈联“宽忧应有物,却老信无方”,诗人认为应该有方法来宽慰忧虑,但相信延缓衰老的方法并不存在。这里体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以及对生命自然规律的接受。

尾联“谩忆儿童岁,斑衣父母傍”,诗人回忆起童年时,穿着彩衣在父母身边嬉戏的情景。这一句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亲情与童年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三首(其二)

出门皆白水,风雨复通宵。

忽似三川涨,惟忧万室漂。

娟娟轻鸟下,泼泼大鱼跳。

叹息佳人阻,空瞻乌鹊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寒食三首(其三)

为客云间久,深怀父老情。

江山元壮丽,城郭又清明。

传烛初分火,吹箫竞卖饧。

重携一樽酒,花下试因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五月十六夜独坐

大野喧豺虎,深林集羽毛。

天空云气尽,夜久月轮高。

士卒悲秦戍,儿童唱董逃。

此时空感慨,漂泊叹吾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登云间驿楼次李颜韵

万国干戈里,荒荒野日曛。

残唐终五季,炎汉亦三分。

战伐求颇牧,讴歌忆舜文。

伤时一惆怅,倚柱送孤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