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胡天游的《春晚出郭送溧阳公归葬江南述感(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友溧阳公的深深怀念和离别后的哀伤之情。首句“槐碧幢新旧燕归”,以春天的景象开篇,暗示时光流转,旧燕归来,而溧阳公却已离去,营造出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次句“不逢家令已成悲”直接表达对家令(溧阳公的官职)不再的哀痛。
第三句“难为东阁重来日”,东阁原指贵客宴饮之处,暗示诗人难以再在东阁与溧阳公欢聚,流露出对往昔友情的追忆。第四句“堪忆三朝晏起时”回忆起过去与溧阳公共度的轻松愉快时光,更显今日分别之苦。
第五、六句“白首青山终一隔,沧波丹旐恨俱移”,进一步渲染了生死相隔的悲痛,青山依旧,但逝者已矣,丹旐(丧葬用的红色旗帜)随波漂流,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哀悼。最后一句“敢辞垂老仍羁贱,泪湿生金续蔡碑”,诗人坦然接受衰老和身份低微,泪水浸湿了生金(可能是比喻珍贵的物品),表达了对故人的无尽思念,甚至愿意以这种方式继续纪念他,如同蔡碑(古代名臣蔡邕的碑文)一样流传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景物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去朋友的深深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