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太子宾客归洛

南省去拂衣,东都来掩扉。

病将老齐至,心与身同归。

白首外缘少,红尘前事非。

怀哉紫芝叟,千载心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授太子宾客归洛》,属于唐代文学作品。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往事的追忆。

“南省去拂衣,东都来掩扉。”开篇两句描绘出诗人返回故乡的景象。“省”在这里指的是南方地区,而“东都”则是指洛阳。诗人用“去拂衣”和“来掩扊”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与归来的情感,显示了一种对家园深厚的情感。

“病将老齐至,心与身同归。”接下来的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健康状况不佳,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渴望和身体的归宿。这里的“齐至”暗示着一种生命走向终点的无奈,而“心与身同归”则是对精神与肉体统一于故土的一种渴求。

“白首外缘少,红尘前事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白首”指的是头发斑白,象征着年华老去;“外缘少”则是在说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红尘前事非”则是对过往尘世生活的一种否定,显示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最后两句,“怀哉紫芝叟,千载心相依。”这里的“紫芝叟”可能指的是一位仙人或隐者,而“怀哉”则表达了一种怀念之情。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一种向往,以及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深依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对生命、家园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尘世的淡然。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晚从省归

朝回北阙值清晨,晚出南宫送暮春。

入去丞郎非散秩,归来诗酒是闲人。

犹思泉石多成梦,尚叹簪裾未离身。

终是不如山下去,心头眼底两无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晚出西郊

散吏闲如客,贫州冷似村。

早凉湖北岸,残照郭西门。

懒镊从须白,休治任眼昏。

老来何所用,少兴不多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晚兴

极浦收残雨,高城驻落晖。

山明虹半出,松闇鹤双归。

将吏随衙散,文书入务稀。

闲吟倚新竹,筠粉污朱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晚兴

草浅马翩翩,新晴薄暮天。

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等闲消一日,不觉过三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