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梁山之官(其二)

质行疑似钝,至论本亡奇。

一寸虚灵地,千年德政碑。

更穷山荦确,毋叹路逶迟。

官职时来作,天公自已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质朴的行为看似愚钝,深刻的见解本就非奇特。
在这一寸虚无中蕴含灵性,那是千年德政的丰碑。
深入险峻的山峦,不必感叹道路崎岖漫长。
官职有时会降临,天意自有它的安排。

注释

疑似:好像。
钝:愚钝。
至论:深刻的见解。
亡:不存在。
奇:奇特。
一寸:极小的空间。
虚灵地:虚无中蕴含灵性的地方。
德政碑:记载德政的丰碑。
更:更加。
穷:深入。
山荦确:险峻的山峦。
毋:不必。
叹:感叹。
逶迟:蜿蜒曲折。
官职:官位。
时来作:适时降临。
天公:天意。
自已知:自然知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李梁山之官(其二)》。诗中,诗人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李梁山赴任的鼓励和期许。"质行疑似钝"赞扬了李梁山的品行虽然看似不显锋芒,但实则内在深厚;"至论本亡奇"暗示他的智慧并不追求奇特,而是深藏不露。接着,诗人将李梁山比作"一寸虚灵地",寓意他虽职位不高,但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深远的影响,如同德政碑般千秋传扬。

"更穷山荦确",诗人鼓励他在艰难的仕途中保持坚韧,不畏险阻;"毋叹路逶迟"则是安慰他不必因道路漫长而叹息,要有耐心和毅力。最后两句"官职时来作,天公自已知",表达了相信李梁山的才能和努力终将得到应有的认可,天道酬勤,时机成熟自然会有官职降临。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也寄寓了对为官之道的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道德修养观。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梁山之官(其一)

时论苦伊优,如君莫肯留。

乖逢惟有命,爵义不同谋。

且袖长年手,来乘浅水舟。

人间初水涨,一室自天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杨子有赴叙倅用高荣州韵

俗事萦人阻四并,东郊又送屏星行。

欲安边圉元无策,善服人心只有清。

使马如羊非我爱,带牛佩犊岂其情。

非惟此意行夷狄,谗舌虽工亦绝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赵茶马东归

又因送客朝京阙,意行偶过山之阳。

槛开岷岭半天雪,帘捲峨眉千丈冈。

断霞明空暮江白,密阴藏雨秋原香。

客归便可报明主,满川看看粳云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唐述之赴廷对

快着青冥软玉鞭,稳骑騄耳踏云烟。

便持全蜀无双誉,去听宾胪第一传。

众所望君皆尔耳,人之好我岂云然。

古来名下无虚士,试玩盈科放海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