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金员外归泉南

朱楼别起拥飞霞,浮石桥边久住家。

海日浴红春雨霁,鹧鸪啼上刺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朱楼别起拥飞霞”,以“朱楼”点出建筑的华美,以“飞霞”形容天空的绚烂,两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壮丽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处居所的描述,也暗示了居住者身份的尊贵和生活的情趣。

次句“浮石桥边久住家”,将视线转向了水乡的另一侧,浮石桥作为连接两岸的纽带,不仅实用,更增添了环境的诗意。此处“久住家”三字,透露出诗人对这一带生活的熟悉与情感的深厚,仿佛在说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停留,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第三句“海日浴红春雨霁”,描绘了一幅日出时分的美景。海日,即海上之日,其“浴红”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太阳初升时的温暖色调,与“春雨霁”形成鲜明对比,雨后的清新与阳光的明媚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最后一句“鹧鸪啼上刺桐花”,以鸟鸣为音符,点缀在这幅画中。鹧鸪的啼声,悠扬而略带哀愁,与刺桐花的鲜艳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情感的深度。刺桐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鹧鸪的啼叫,则可能预示着离别的伤感,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收录诗词(97)

来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杂诗

芙蓉湾口绿阴斜,吹笛何人隔彩霞。

惊起沙头双翠羽,衔鱼飞上刺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失题

初疑广寒修月手,酿此欲作长春酒。

又疑青女未归家,抟香弄粉为此花。

要知风韵太超绝,清影亭亭半遮月。

微风不动香更繁,沈水未灰金博山。

我来已落春去后,尚觉有香栖鼻端。

年年欲占馀春住,早开却被嫣红妒。

从今着意问春工,借与姮娥奔月路。

形式: 古风

忽雨

飘风急雨燕初泥,新竹成阴小阁西。

数卷残书香篆息,园花落尽到荼蘼。

形式: 七言绝句

手种藤花大可围,暮春小圃亦芳菲。

黄鹂隐叶惟闻啭,紫蝶寻春不辨飞。

满架迎风光眩眼,缘溪著雨碧侵衣。

漫道破除情事尽,长条柔蔓转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