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慧照寺小阁

少年富贵已悠悠,老大功名定有不。

岁月消磨阅亭传,山川辽邈弊衣裘。

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

局促每思舒望眼,虽非吾土强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年轻时的富贵已经远去,年老时的功名恐怕难以实现。
岁月流逝,亭台记录着沧桑,山河辽阔,破旧的衣袍难以抵挡。
即使面临牺牲,我并非吝惜生命,但报效国家却常感忧虑。
身处狭小之地,常常渴望视野开阔,虽然这不是我的故乡,我还是会登楼远眺。

注释

少年:年轻的。
富贵:财富和地位。
悠悠:长久、已远去。
老大:年老的时候。
功名:功业和名声。
岁月:时光。
消磨:磨损、消耗。
亭传:亭台间的流传。
山川:山河。
弊衣裘:破旧的衣物。
杀身:牺牲生命。
初非惜:并非吝惜。
报国:报效国家。
未免愁:难免感到忧虑。
局促:拘束、狭小。
舒望眼:开阔视野。
吾土:自己的故乡。
强登楼:勉强登上高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登慧照寺小阁》,通过对少年与老大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功业无成的感慨。首句“少年富贵已悠悠”描绘了年轻时的繁华不再,而“老大功名定有不”则暗示了年长后未能实现理想的无奈。接下来,“岁月消磨阅亭传”写岁月如梭,唯有亭台记录着过往,诗人穿着破旧衣衫,面对“山川辽邈”,心境凄凉。

“杀身有地初非惜”表达出诗人对于牺牲生命保家卫国的坚定,然而“报国无时未免愁”又流露出因时运不济而无法施展抱负的忧虑。最后一句“局促每思舒望眼,虽非吾土强登楼”,诗人身处异乡,仍渴望放眼远方,即使不是故土,也仍登楼远眺,寄托着对理想的执着和对家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壮志未酬的苦闷,又有对国家和故乡的深深眷恋,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短篷

射的山前系短篷,快如鱼鸟出池笼。

试临清镜枯颅茁,不待丹砂两颊红。

逐妄百年真自苦,造微一日有馀功。

不须更说岷峨约,已觉蓬壶在眼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禅室

早誇剧饮无勍敌,晚觉安禅有宿因。

赫赫心光谁障碍,绵绵鼻息自轻匀。

蒲龛纸帐藏身稳,香碗灯笼作梦新。

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程泰之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文古唐元结,经明汉仲舒。

三朝八座贵,千载九丘书。

早接游从末,常闻议论馀。

死生今永诀,追恨寄声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程泰之尚书挽词二首(其二)

昔在绍兴末,同趋行殿门。

方思寻宿好,忽已奉遗言。

诔行曲台议,饰终明主恩。

高皇旧朝士,今复几人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