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八)游资庆寺

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

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

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湖畔山中的老僧形象,环境清幽,氛围静谧。首联“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老僧隐居的环境,松门半开,磬声悠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颔联“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则通过老僧接待来访之客的情景,展现了他生活简朴而充满禅意的状态,即使在秋日里也保持内心的平静,以素食招待客人,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颈联“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进一步揭示了老僧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追求,他不因外界的拜访而感到羞愧,反而乐于留下赠言,表达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禅修的执着。尾联“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则以老僧归来的场景收尾,烟月之下,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寄希望于志同道合的隐士细细品味,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深情厚爱,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何蓑衣故迹

尘世神仙事渺茫,绿蓑谁识老佯狂。

华夷日月寻常语,掉首当年动帝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福寿院残碑

秋风尘劫草离离,曾是前元福寿基。

愿力未随文字灭,有人下马读残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方方壶画(其一)

烟沈密树苍山暝,波捲长空白鸟回。

细雨斜风蓑笠具,钓船何事却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方方壶画(其二)

新波猎猎弄风蒲,雨后云山半有无。

一段胜情谁领略,欲从画里唤方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