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后的宁静与孤寂景象。"五更相次晓,"表明深夜已过,接近天亮之时;"一曲有馀清"则展现了音乐在这清晨余音袅袅的意境。这两句交织出一个从夜晚到黎明的时间转换,以及一种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接着,"忽醒山林梦,遥闻鼓角声。"诗人由睡梦中惊醒,听到远处传来的军事号角之声。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意境的转换,也表现了从宁静向动荡的过渡。
"背风还迤逦,带月最分明。"则描写诗人在夜风中回望,身后或许有军队行动的迹象,而他自己却与明亮的月光相伴。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中的动静对比和光影效果。
最后,"莫作边城看,长淮久息兵。"是诗人的一种愿望或劝告——希望战争能够结束,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边疆的城池防御上,让沿着长淮水域的士兵们得到久违的休息。这两句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于长期战乱状态下的疲惫感。
这首诗通过夜与昼、梦境与现实、宁静与动荡、自然与战争等多重对比,构建了一幅复杂而深邃的意象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