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泽漫.癸巳孟夏四日,进越华书院请业,与同人钟畹媛、陶秀崧、胡双仙、康姚娴、沈筱娟,荷亭赏雨,即赋一阕

曲径寻花,幽亭问柳,闲鸥有约荷丛。

倏暝金乌,苇芦声战天风。

阿香倒演银河水,杂云鬟、佩响要东。

把鸳鸯、残梦前溪,唤醒惺忪。

波纹画槛红桩倚,看青钱万叠,玉喷珠融。

分晕芭蕉,凉痕绿上梧桐。

牡丹艳和琼箫咽,爱清声、净洗尘胸。

待宵来、月上银钩,归路烟笼。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雅的夏日画卷。诗人通过"曲径寻花,幽亭问柳"的场景,展现了探幽访胜的闲适心情,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闲鸥有约荷丛"一句,以鸥鸟为友,寓言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倏暝金乌,苇芦声战天风"描绘了傍晚时分,乌鸦归巢,芦苇在风中摇曳,声音激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苍凉的氛围。"阿香倒演银河水"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银河之水倒映在水面,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诗人将梦境与现实交织,"鸳鸯、残梦前溪"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期待,"唤醒惺忪"则表达了从梦境中苏醒的清新感受。词中还描绘了雨后荷塘的景色,"波纹画槛红桩倚,看青钱万叠,玉喷珠融",形象地刻画了雨后荷叶的生机盎然。

"分晕芭蕉,凉痕绿上梧桐"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清凉,芭蕉叶上的水滴和梧桐叶上的凉意形成鲜明对比。"牡丹艳和琼箫咽"则借牡丹的娇艳和箫声的清脆,抒发了对高洁气质的赞美。

最后,词以"待宵来、月上银钩,归路烟笼"收尾,预示着夜晚的到来,月光如钩,烟雾缭绕,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也暗示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美好记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叶璧华的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74)

叶璧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秀崧世妹随幕端溪,赋此送之

此别何时会。忆春风、梨云庭院,蝶阑同戏。

擘韵摊笺才迭唱,一曲骊歌分袂。

盼芳草、斜阳旧地。

不是催诗梅雨洒,是骚人、并作分离泪。

垂杨岸,空萦思。扁舟坐爱湖山霁。

采端溪、琳腴片石,摩娑称意。

玉巽珠飘随咳唾,香晕墨痕盈纸。

最艳羡、双兼福慧,更有生花眉史笔,想联篇、吟罢妆台倚。

毋金玉,音须寄。

形式:

贺新郎

坐对帘前月。恨几番、示逢圆处,又伤离别。

一缕茶烟萦病榻,消瘦崚嶒瘦骨。

记文字、因缘曾经。

艾熟蒲香都过矣,负良辰、示展寻芳撷。

梦魂袅,江天阔。重逢定把相思说。

忆群仙、瑶台咫尺,竟同天末。

知否幽亭烟水里,万柄露荷清绝。

待更向、师门立雪。

愧煞江淹才既尽,伴晨昏、静听衣蝉咽。

金缸悄,柔肠折。

形式:

蝶恋花.对月词

纤云卷尽银河阔。闲倚阑干,静对婵月。

瘦却三分梅品格。二分都已消残雪。

踏遍琼瑶天咫尺。为问红楼,碧汉何宫阙。

桂蕊秋高谁共折。一枝先向嫦娥乞。

形式:

浪淘沙

良夜怅迢迢。懒卸云翘。二分瘦损旧吟腰。

寂寞玉楼人去也,不度秦箫。苦语絮金朝。

好梦都遥。个中情事总魂消。

镜里芳容花里影,却待谁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