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四季变换下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联“绣床渐觉香毬满,鱼艇初疑雪片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绣床上渐渐布满了香球,仿佛是春日的花朵;而湖面上的鱼艇在晨光中初看如雪花飘落,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清新与生机。
颔联“龙吟五夜霜飞瓦,鼍吼三更月满城”,则转向了秋冬的肃杀之气。夜晚的龙吟声伴随着霜降,瓦上结霜,三更时分,鼍(一种类似鳄鱼的动物)的吼声回荡在月光满城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阔的氛围。
颈联“青山自此诗名重,采石如今酒价低”,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历史相联系。青山因诗人的赞美而声名远播,而采石之地的酒价却因某种原因而变得低廉,或许暗含着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
尾联“荒祠昼掩无人到,苦木丛中春鸟啼”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充满生机的画面。白天,荒废的祠堂无人问津,只有在苦木丛中,春鸟的啼鸣打破了寂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冷清与寂寞。
最后一句“风景不殊豪杰尽,新亭谁复泪沾衣”,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尽管风景依旧,但曾经的豪杰已逝,新亭(可能指新亭宴饮,典出《世说新语》)上再无泪水沾衣之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英雄不再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不再的哀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