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文徵仲、王绳武与袁永之三位文士拜访隐居者的情景。首句“上客乘花候,城南问隐沦”,以“上客”喻指来访的文士,他们如同春花般优雅地来到城南,寻找隐居的高人。次句“一遵芳草径,三过玉堂人”,描述了访客们沿着青翠的草地小径前行,多次拜访了隐居者的居所,表现了他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尊重。
接着,“倒屣逢迎,题门藻翰新”,生动描绘了主人在得知访客到来时,急忙出门迎接的场景。主人不仅热情地接待了来访者,还特意书写了新的门联,以示欢迎。这不仅体现了主人的文雅风度,也展现了文人士大夫之间相互欣赏、交流的文化氛围。
最后,“无由陪逸驾,金寺共寻春”,表达了未能陪同友人一同前往金寺赏春的遗憾之情。金寺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春天的美景或是精神的归宿,访客虽未能同行,但心中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的友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