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参政挽诗(其一)

鼎鼐谁无宅,人间昼锦难。

秋风三径老,夜雨两峰寒。

有志时看剑,无心晚据鞍。

行藏付千载,反覆要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谁能没有自己的居所,但在人间繁华中显贵实属不易。
秋风吹过荒芜的小径,夜晚的雨使山峰更显清冷。
有志之人常常拔剑以示壮志,但晚年不再有心骑马征战。
人生的行止和藏匿都交付给漫长的历史,反复被人评说。

注释

鼎鼐: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这里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昼锦:白天穿着华丽的衣服,比喻显贵或荣归故里。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这里指小径。
两峰:可能指山水,也可能象征人生中的两个阶段。
看剑:借剑舞表达壮志豪情。
据鞍:骑马作战,象征军事生涯。
行藏:人的行为和隐藏,指人生道路。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之长。
反覆:反复,指历史评价的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费参政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功业与品格的怀念以及对其身后事的看法。首句“鼎鼐谁无宅”暗指费参政在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如同烹饪中的鼎鼐,象征着权力和显赫。然而,“人间昼锦难”则暗示了即使权高位重,人生如梦,富贵荣华难以长久保持。

接下来,“秋风三径老,夜雨两峰寒”描绘了凄凉的自然景象,寓言逝者的离世,如同秋风扫过荒径,夜雨笼罩着两座山峰,象征着岁月无情,人生短暂。诗人以景寓情,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思。

“有志时看剑,无心晚据鞍”回忆了费参政生前的豪情壮志,年轻时意气风发,常怀壮志,手持宝剑;而晚年则淡泊名利,不再追求权势。“据鞍”一词,形象地展现了这种转变。

最后两句,“行藏付千载,反覆要人看”,诗人感慨费参政的一生起伏,他的事迹将被后人长久铭记,无论生前的辉煌还是晚年的淡泊,都将作为历史的一页供后人反复品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深沉的笔触,既赞扬了费参政的生平业绩,又寄寓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赴遂宁进士期集即席赋

聘币鸣驺选实才,辇输使者作行媒。

般添春意和毡墨,嗺送花风上翠桅。

世论且然聊尔耳,诸君行矣勉之哉。

邦人此意毋虚辱,满贮香名万里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赵广安挽诗(其一)

蚤志周程学,期窥孔孟心。

人知行马贵,我爱隙驹阴。

秋树檠苍干,霜空耸翠岑。

一生迂事业,造物作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赵广安挽诗(其三)

圭组曾分寄,经纶未究才。

冥心求己事,真气养玄胎。

月遽中河落,兰先白露摧。

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赵广安挽诗(其二)

星陨南昌日,枭鸣蜀道时。

孝诚移地轴,忠泪洒天涯。

尽己皇它恤,求仁不复疑。

卫公精爽在,足尉九原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