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分司九日刘副使见过

遥水楼船拥节旄,明公斧钺静江皋。

为逢雁度俱今日,肯假霜威过浊醪。

手里黄花清露满,城隅白浪暮天高。

出门历历明星在,指点秋河到玉镳。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九江分司九日刘副使见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遥水楼船拥节旄”展现了江边楼船上旌旗飘扬,显示出官员出行的威仪。次句“明公斧钺静江皋”则暗示了刘副使的到来带来了平静,斧钺象征着他的权力和职责。

“为逢雁度俱今日”表达了诗人与刘副使在重阳佳节相遇的巧合,如同大雁南飞,共同度过这个节日。接下来的“肯假霜威过浊醪”则以秋霜的比喻,邀请刘副使共饮浊酒,传递出宾主之间的深厚情谊。

“手里黄花清露满”描绘了菊花在清露中盛开,寓意高洁,也暗含了节日的气氛。尾联“出门历历明星在,指点秋河到玉镳”写出了夜晚的景象,诗人与刘副使携手出门,明亮的星辰指引他们,仿佛能直达银河,增添了豪迈与浪漫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既表现了节日的喜庆,又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现了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对友人的热情款待。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九江李主事招至洗心亭上时同刘副使在坐

江流雾敛自晴川,江阁秋深况绮筵。

幔卷微风添坐色,阶含溅水倍花鲜。

当歌浪鼓蛟鼍夕,隔岸山摇竹树烟。

李白刘桢应逸兴,时时能此共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将发九江

啼鸡催晓发,度雁倏秋深。

自是羁怀甚,兼多草际吟。

风清山易冷,月落阁还阴。

木叶兼江浪,方添隐几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天池

东林径转过村翁,为指天池此路通。

侧蹬回峰倾午日,危亭俯涧落秋风。

直缘薜荔千岩上,稍出旌旗万木中。

倏忽白云山谷满,只疑蓬岛坐溟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宿开先寺

山行累日度车迟,正尔耽山处处奇。

近寺看峰还剑似,穷幽积水到龙池。

泉飞直下三千丈,月出裁亏二八时。

隐隐牛间应紫气,书台高卧露天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