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本立归吴门

九月气已肃,蟋蟀入床下。

戺戺南来雁,寂历江上雨。

伤哉远归人,斯时不遑处。

岂惟怀乡里,茔域久蓁莽。

樵苏无可禁,奠谒旷时序。

长年抱忧感,鹔郁将谁语。

兹行遂初志,况复念勤苦。

勾吴不可见,迢迢望烟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九月气已肃,蟋蟀入床下”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夜晚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戺戺南来雁,寂历江上雨”以大雁南飞和江面细雨,寓言离别之情,烘托出诗人对友人吴本立远行的关切与离愁。

“伤哉远归人,斯时不遑处”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吴本立的同情和对他的归乡之路的忧虑。接下来的诗句“岂惟怀乡里,茔域久蓁莽”暗示了故乡的荒凉,以及吴本立可能面对的家族墓地杂草丛生的现实,进一步加重了离别的哀伤。

“樵苏无可禁,奠谒旷时序”写出了吴本立无法按常规祭扫先人的遗憾,反映出他对家庭责任的无奈。诗人自己“长年抱忧感,鹔郁将谁语”,表达了长久以来的忧虑和无人倾诉的孤独。

最后两句“兹行遂初志,况复念勤苦”鼓励吴本立坚持初衷,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辛勤付出的体谅。然而,“勾吴不可见,迢迢望烟渚”则以景结情,通过远方的烟波浩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渐行渐远的无尽思念。

总的来说,袁凯的《送吴本立归吴门》是一首深情而富有画面感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又融入了对故乡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83)

袁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 字:景文
  • 号:海叟
  • 籍贯: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久旱雨后行园

旱云不可沮,丘园生意穷。

旨蓄已无遗,何以御吾冬。

昊天无终极,玄化沛神功。

密云兴四郊,飞雨蔽遥空。

涸池既堪荡,长沟复淙蜺。

衰茄渐回紫,梨亦高垂红。

堤柳更薄阴,汀花还短丛。

荒垄爱登陟,平林望青骢。

即此已愉悦,固知慰疲农。

愧无诗人德,何由歌屡丰。

形式: 古风

送县学生顾立夫岁贡入京

霰雪殊未已,山川气方冱。

千里向萧条,胡为事奔赴。

明廷策多士,岁贡有程度。

海隅苍生地,慎选恐违误。

况兹生民秀,声闻见庠序。

居然瑚琏器,匪但才华富。

兹行协舆论,拭目俟骞翥。

朋游极追仰,张设临浦溆。

疏柳凝晚色,幽花抱寒素。

嗟余久衰迈,复此动离绪。

怅望天际帆,徘徊郭西路。

形式: 古风

池上二首(其一)

秋池行乐去,池树色已暝。

雾下夕衣凉,月上风帘静。

饥禽堕疏竹,鸣蛩出深井。

夜久人事息,萧然诸念屏。

形式: 古风

池上二首(其二)

振衣书斋客,逍遥池上步。

林隈薄雾起,石隙幽泉度。

鸥迷夕树返,鱼触秋荷去。

清声水上来,欲去更延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