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吕城闸六首(其三)

昨宵听尽棹讴声,愁里无眠达五更。

今夕雨寒泥又滑,作何计会速天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昨晚我彻夜聆听船夫的摇橹歌谣,心中满是忧愁无法入眠直到天明。
今夜雨冷路滑,我该想什么办法才能尽快迎来天亮。

注释

棹讴声:船夫摇橹时唱的歌谣。
愁里:满怀忧虑的情绪中。
五更: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是指深夜。
作何计:想出什么办法。
速天明:快速迎来黎明。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过吕城闸六首·其三》。诗中的意境是深夜的寂静与不安,连同第二天清晨的寒冷和泥泞,以及对时间迅速流逝的渴望。

"昨宵听尽棹讴声,愁里无眠达五更。"

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前一个晚上,听到外面守夜人敲击梆子(一种古代用于报时的工具)的声音,内心充满忧愁,无法入睡,整夜未能合眼,直到第五更即黎明前的最后一段时间。这个场景传达了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情绪。

"今夕雨寒泥又滑,作何计会速天明。"

到了第二天的傍晚,诗人面临的是寒冷的雨水和道路变得更加泥泞。这里表露了对夜晚快速到来的期盼,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可以找到一些安慰或者是解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恐惧与渴望,以及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困境中寻求安慰的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过吕城闸六首(其二)

泊船到得暮钟时,等待诸船不肯齐。

等得船齐方过闸,又须五鼓到荆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过吕城闸六首(其一)

闸头洲子许团栾,古庙萧条暮雨寒。

榆柳千株无半叶,冬青一树碧琅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过安仁市得风挂帆二首(其二)

西望柯山正蔚蓝,衢州只在此山南。

却愁路尽风犹剩,回纳清风与破帆。

形式: 七言绝句

过安仁市得风挂帆二首(其一)

明发山溪一雨馀,昨来暑气半分无。

何人道是三衢远,挂起东风十幅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