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日楼头算酒钱,峨冠太守号筹边。
鸣驺传入丹阳馆,为是行都过客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童年时期随先人在京口旅楼停留一个月的情景,面对壮丽的江山,感叹时光流转,昔日繁华不再。诗中通过“日日楼头算酒钱”这一细节,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忙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接着,“峨冠太守号筹边”一句,借太守的形象,隐喻了地方官员在边防事务上的忙碌与责任,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鸣驺传入丹阳馆,为是行都过客船”,则以热闹的场景反衬出岁月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细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历史深度。
不详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淮马低如果下骝,春风小队打红毬。
日斜台上人争看,银碗分明第一筹。
明月曾随多景楼,幅巾长袖是清流。
金焦山势元相望,不掩诸公富贵羞。
砚山园下将军宅,脱却兜鍪强学儒。
闻说高堂拥红粉,醉翻笔阵墨模糊。
白云一片愁千叠,此地重来百不如。
空忆当年觅梨枣,小楼灯火了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