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和周伯温韵呈同院

鼓角声中漏未终,衣寒官烛屡销红。

百年海岳回元气,一代文章有古风。

仙掌露漙金沆瀣,觚棱雪散玉玲珑。

祗惭白首河汾客,得与群贤此会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春闱和周伯温韵呈同院》描绘了春夜考试场中的情景。首句“鼓角声中漏未终”,以鼓角声和漏壶滴水声交织,暗示了考试之夜的紧张与寂静,时间在夜深人静中悄然流逝。次句“衣寒官烛屡销红”则通过官烛频繁燃烧而变短,形象地展现了学子们在寒冷中苦读的专注和烛光下的辛勤。

“百年海岳回元气”运用夸张手法,寓意国家元气的复苏,暗指科举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提振国运的重要作用。“一代文章有古风”赞美了考生们继承古代文风,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才华横溢。

“仙掌露漙金沆瀣,觚棱雪散玉玲珑”两句,以瑰丽的意象描绘考场的景象,如仙掌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觚棱(宫殿的屋檐)上的雪花散落,犹如玉玲珑般清冷而精致,营造出一种庄重而雅致的氛围。

最后,“祗惭白首河汾客,得与群贤此会同”表达了诗人作为老者,能与众多才子一同参与科举考试的荣幸,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传承和人才辈出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描绘了春闱考试的场景,又寓含了对国家和文化的深深关怀,展现了作者的文采和对人才的期待。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正月九日夜雪甚寒

雪后西山照眼青,早寒微霰又飘零。

昨非未必今皆是,众醉何由我独醒。

学篆每朝临《碧落》,存神长夜养《黄庭》。

若为唤得瀛台侣,相与吹箫上杳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长至后一日小集张氏小轩留题

金殿当头是广寒,阑干高倚五云端。

山衔落照虹光阔,海蹙长冰玉气乾。

仙客上升惟控鲤,月娥来舞每乘鸾。

更须载酒春晴日,万里风烟快一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十月望夜食既

翳翳冰轮渐欲无,满城钟鼓竞喧呼。

明销鱼脑浑应减,食尽蟆肠正可刳。

后羿药灵知不死,臣仝心切望全苏。

夜阑失喜清光满,一片霜风冻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阙题

席上屠苏岁岁同,只怜最后饮衰翁。

半生客路江湖里,十月春愁雨雪中。

黄道云消晴见斗,青阳气转晓占风。

欲题采帖无佳句,思绕蓬莱最上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