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检正德操龙图出知镇江二首(其二)

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

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

昨宵归梦月千里,馀债欠君诗两篇。

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绍兴赏花骑马时,我们都正值青春年少。
如今那些穿黄袍的学者们还有多少,我们在省东边的老同学都已白发苍苍。
昨晚的梦境中我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欠你的两首诗还未偿还。
我已经向你请求在福建找个隐居之地,只希望能早日回归田园生活。

注释

看花:赏花。
走马:骑马。
绍兴间:绍兴时期。
彼此:相互。
春风:青春。
少年:年轻人。
黄甲:古代科举考试及第者的服饰,此处指学者。
诸儒:众多学者。
几许:多少。
白头:白发。
同舍:同学。
省东偏:省东边。
昨宵:昨晚。
归梦:回家的梦。
月千里:月光下的千里故乡。
馀债:未了的事情。
诗两篇:两首诗。
乞:请求。
闽山:福建的山。
一窠阙:一个隐居的地方。
老身:我。
早归田:早日回归田园。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子离别之情的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青春岁月的无限留恋。开篇“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两句,以轻快的步调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感慨。

接着,“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两句,则是对时光流转和人世沧桑的一种反思。黄甲可能指的是学者们的盛装,而“白头同舍”则是形容诗人与友人的年岁已高,共同居住的地方在偏远之地。

第三联“昨宵归梦月千里,馀债欠君诗两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即使是在遥远的夜晚,也能通过梦境与之相连。而“馀债欠君诗两篇”则是诗人对友人有所承诺,却未能兑现,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已乞闽山一窠阂,老身只要早归田”则是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渴望。闽山是一处山名,而“一窠阂”暗示了一个隐逸的住所。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只希望能够尽快回到田园生活中去。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抒写了诗人对友情、青春以及归隐生活的深切感怀,是一篇情真意切、语言流畅的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孙检正德操龙图出知镇江二首(其一)

润州太守去明州,谁寄长江万里流。

鸡省却烦三语掾,龙章卧护两淮秋。

古来北府多名酒,今复南徐说胜游。

聊奉双亲小行乐,即持荷橐侍宸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朱师古龙图少卿帅潼川二首(其二)

甲戌花时策集英,相看须鬓各青青。

曲江初别春三月,北阙重来再一星。

百石去官君似邴,千年归鹤我输丁。

因书若寄杨员外,莫道山寒少茯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朱师古龙图少卿帅潼川二首(其一)

璧水蓬山遍羽仪,颂台公府更光辉。

紫荷到眼垂持橐,黄菊关心便拂衣。

鬻子运筹年尚少,买臣衣绣日思归。

小烦谕蜀须还报,却袖香烟侍太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离。

学须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争进非身福,临民只母慈。

关征岂得已,龙断欲何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