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伯忠雪月图

片纸裁成数寸悭,王孙风致寄毫端。

只于天地交光里,认得前程万里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一片纸张被裁剪成几寸,寄托着贵族子弟的风采在笔尖上。
只在天地交接的光芒中,能辨识出前方广阔的前程。

注释

片纸:一张纸。
裁成:剪成。
数寸:几寸长。
悭:吝啬,此处指少量。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
风致:风采,气质。
毫端:笔尖。
只于:仅仅在。
天地交光:日月交汇的明亮时刻,象征希望和光明。
认得:辨识出。
前程万里:遥远的未来,广阔的前景。
宽:广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题王伯忠雪月图》。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述一幅画作——王伯忠的《雪月图》,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和信心。

"片纸裁成数寸悭" 这两句描绘了画家用极为精细的笔触在小小的纸上勾勒出画面,这里的“数寸悭”指的是非常微小的空间,体现了画家的功力和对作品的精心打磨。

"王孙风致寄毫端" 这里“王孙”可能是对画家王伯忠的一种尊称,“风致”则表达了一种高雅脱俗的情趣和艺术追求。诗人认为这幅画作蕴含了画家的精神风貌,通过每一笔每一划都能感受到画家的用心。

"只于天地交光里,认得前程万里宽"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诗人在欣赏这幅雪月图时,感到自己的视野变得无比开阔,就像在广袤的天地间获得了领悟,认识到自己前行的道路虽然遥远,却也宽广无阻,没有限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王伯忠《雪月图》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展现。通过这幅画,诗人表达了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怀的寄托。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题长江图三绝(其三)

瓜步洲前水最深,几人恃此纵荒淫。

谁云天意分南北,自是人无混一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长江图三绝(其一)

一目长江万里长,几多兴废要商量。

时人莫作画图看,说著源头正可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长江图三绝(其二)

鱼腹江边八阵图,嶙峋于此岂良谟。

后来浪道长蛇势,用势还须烈丈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玉涧八景八首(其八)

独跨蓝关马,茫茫道且长。

谁知寒彻骨,一雪到潇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