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缥裁衣袂紫中单,触眼亭亭露未乾。
态度全然逼秋蕙,馨香的不让春兰。
数枝潇洒北窗昼,一室清幽六月寒。
了不知名疑是芷,赋前诗后两存看。
缥裁衣袂紫中单,触眼亭亭露未乾。这两句描绘出早晨花草上挂着露珠的生动景象,其中“缥裁”一词形容细腻精致之意,“紫中单”指的是轻薄透明的纱质衣物,而“触眼”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景色的直接感受,通过“亭亭”二字传达出一种清晨花草间露珠未干的静谧氛围。
态度全然逼秋蕙,馨香的不让春兰。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植物的生长状态和香气,其中“态度”指的是植物的生长姿态,“全然”则强调其完整而完美的形象。“逼秋蕙”表明这种植物即便在秋季也能保持其鲜艳,甚至超过其他花卉。诗中通过对香气的描述,展现了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和独特之处。
数枝潇洒北窗昼,一室清幽六月寒。这两句转换场景,描绘出室内的情状。“数枝”指的是几枝花卉被移植到室内,“潇洒”形容其自然而不做作的样子。“北窗昼”则是说这些花卉摆放在朝北的窗户旁,即使在白天也不失为一种清凉之境。最后一句“一室清幽六月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室内的清静和夏末的凉爽感受。
了不知名疑是芷,赋前诗后两存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卉名字的好奇与不确定,以及对之前写过的诗篇进行再次审视和保留的意愿。“了不知名”显示出一种探索未知的精神,而“疑是芷”则可能暗示着诗中描述的植物有可能就是“芷”,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某种香草。最后,“赋前诗后两存看”表明诗人对自己创作的珍视和反复咀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感受,以及对于生命活力和香气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艺术上的自省与追求,对于自己创作的珍视和不懈追求完美之心态。
不详
半村半郭事林丘,非阁非船傍钓舟。
秋月无边凉细细,江天不尽水悠悠。
谁开图画当前面,绝点尘埃到上头。
我辈不妨频假榻,主人应喜共盟鸥。
数椽茅屋小桥头,地段无多景自幽。
为爱平池三尺水,最宜明月一轮秋。
静留人影摇歌扇,轻动风涟下钓钩。
相去幽居无十步,不论时节恣来游。
旧日城壕兴,真成一梦间。
伯伦坟上土,叔子望中山。
落日难留恋,孤云自往还。
秋风吹杖屡,回首涕空潸。
一棹载愁归,翩翩旅旐飞。
鹡鸰空自急,鸿雁失相依。
水涩滩胶艇,风斜雨湿衣。
感时无意绪,伫立暮烟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