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的细腻描绘。诗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黛玉的独特气质和神韵。

"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描绘了她眉毛的秀美而略带忧郁,仿佛轻皱又似含烟,富有诗意。"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则写出她眼神中的微妙情感,似喜而不尽然,含蓄深沉。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通过她的表情和体态,展现出她的娇柔与哀愁。"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楚楚可怜之态。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将黛玉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对比,如同静美的花朵映照水面,又如柔弱的柳枝在风中摇曳,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以古代忠臣比干和美女西施为喻,赞美黛玉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病态之美更胜过西子三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黛玉外貌、神态和内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她独特的性格魅力和悲剧色彩,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塑造的深厚功力。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警幻仙姑赋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

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

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

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

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

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

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

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形式: 古风

元宵灯谜

南面而望,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打一用物。

形式: 四言诗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形式: 六言诗

西江月(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