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

恩许还山已六年,誓凭耕稼饯华颠。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

议论孰能忘忌讳,人材正要越拘挛。

群公亦采刍荛否,贞观开元在目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已经六年归隐山林,我发誓要用耕种来度过晚年。
尽管我试图保持内心平静,但忧虑国家大事的心并未消减。
讨论时谁能不考虑忌讳,选拔人才需要突破常规。
各位官员也会听取百姓意见吗?贞观、开元盛世就在眼前。

注释

恩许:允许。
还山:归隐。
已六年:已经六年了。
华颠:晚年。
养心:修养内心。
冰将释:即将消融的冰块。
忧国:忧虑国家。
虞火:忧虑火势。
议论:讨论。
忌讳:避讳的话题。
人材:人才。
拘挛:束缚。
群公:众位官员。
采刍荛:采纳民间意见。
贞观:唐朝初期的盛世。
开元:唐朝中期的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忧国》,表达了作者退居山林六年后的复杂心情。首句"恩许还山已六年"写出了诗人归隐已久,但心中仍挂念国家。"誓凭耕稼饯华颠"表明他以农耕为寄托,希望能以实际行动来度过晚年。

第二句"养心虽若冰将释",通过比喻表达诗人试图放下忧虑,但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并未消减,如同冰雪即将消融。"忧国犹虞火未然"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即使自己年事已高,这份担忧仍未熄灭。

第三句"议论孰能忘忌讳",反映出诗人虽不在朝堂,但仍关心时政,对于直言不讳的言论有所顾忌。然而,他坚信人才的选拔不应受束缚,"人材正要越拘挛"表达了对开放选拔贤才的期盼。

最后一句"群公亦采刍荛否,贞观开元在目前",诗人以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的盛世为例,询问当权者是否能听取百姓的意见,暗示希望朝廷能采纳民间智慧,重现盛世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开明政治的期待。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快晴

地辟天开斗柄回,今朝红日遍池台。

新阳苏醒春前柳,轻暖医治雪后梅。

瓦屋螺青披雾出,锦江鸭绿抱山来。

衰翁也逐儿童喜,旋拨文书近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怀王美

理发侵霜白,酡颜借酒红。

故人千里别,何日一樽同。

魂梦徒劳蝶,音书不见鸿。

抱琴虽有意,无语倚西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怀旧

身是人间一断蓬,半生南北任秋风。

琴书昔作天涯客,蓑笠今成泽畔翁。

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

不须强觅前人比,道似香山实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怀昔

偶住人间日月长,细思方觉少年狂。

众中论事归多悔,醉后题诗醒已忘。

鼍作鲸吞吁莫测,谷堙山堑浩难量。

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萦帘一缕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