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窗前白颈乌,双飞复双栖。
不知何懊恼,犹自恰恰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窗前白颈乌",寥寥几字勾勒出一只白颈乌鸦停在窗前的情景,可能是清晨或傍晚时分,乌鸦的白色颈部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醒目。"双飞复双栖"进一步描绘了乌鸦成双成对的行为,象征着和谐与伴侣之情。
然而,诗中转折道出了乌鸦的不解和烦恼,"不知何懊恼"暗示乌鸦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感到困扰,但诗人并未揭示具体原因,反而通过"犹自恰恰啼"展现了乌鸦的啼叫,那连续不断的叫声似乎在表达内心的烦闷。整首诗以乌鸦的视角,寓言般地传达了生活中的困惑与情感,简洁而深沉。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欢作马行客,妾歌乌夜啼。
妾啼端忆汝,乌啼今为谁。
朴遫乌夜飞,去踏谁家树。
欢须无两翼,教住不肯住。
猿啼一声发一变,不待出峡鬒如霰。
上牢虽迟下牢险,玉箸分残女儿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