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其三)

千丈蟠根碧海东,全胜百日半年红。

何因却植通明殿,照彻丹霞影正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千丈蟠根碧海东”开篇,描绘了一株深植于碧海之中的大树,其根系蜿蜒伸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树木生长的壮丽景象。接下来的“全胜百日半年红”,则将这棵树与短暂的花朵进行对比,强调了树木长久的生命力和不朽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永恒与短暂之间对比的思考。

“何因却植通明殿,照彻丹霞影正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这棵树被移植到了通明殿中,其光芒能够穿透丹霞,照亮正中的影子。这里不仅赞美了树木的光辉与美丽,也隐含了对光明、真理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样的构思,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精神境界相融合,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内心光明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美以及理想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73)

胡承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其四)

故人几许费燕支,一幅鹅溪写折枝。

我亦枯肠苦搜索,为君拈句比红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早起至船厂督挽战舰交营

紞鼓连声接曙钟,西郊未别且从容。

溪流夜涨潮痕在,沙路朝晴草色浓。

归兴鼋鼍殊可驾,旷怀魑魅惯相逢。

饱看藏壑频遭徙,一笑虚舟任所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惜字歌

吾侪足傲虞姬婿,识字非徒姓名记。

伟哉仓圣万古功,一丁差胜两石弓。

粪土何人恣狠籍,元经覆瓿不知惜。

世人但詈秦始皇,焚馀犹胜为帣囊。

何怪荒郊鬼夜哭,不如饱死蠹鱼腹。

陈生海外守一毡,抱此区区殊可怜。

斯冰骨朽数千载,掩骼埋胔赖生在。

更怜近代多好奇,细书布满著色磁。

一朝失手甑堕地,泥中恍惚成窑字。

陈生见之辄攘臂,大石粗沙竞磨厉。

此意堪为学子师,拜经瘗笔徒尔为。

嗤他诗礼称儒者,袖有金椎祗控颐。

形式: 古风

积雨遣闷

海天风雨欲平沉,六月阴凉袭葛襟。

湿气朝看黄耳菌,老怀閒羡白头禽。

空阶久任无心滴,野草偏如有意侵。

不是维摩频隐几,聊将震撼试潮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