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曹元用的《介春堂》诗,以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富贵、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首句“光阴迅流矢,富贵等浮沤”,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时间的飞逝与富贵的短暂无常,如同箭矢般迅速流逝,又如泡沫般易碎,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昨日少年今白首,华构咫尺归荒丘”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从少年到白头,从繁华到荒凉,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落与变迁,强调了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人生贵适意,栖栖欲何求?”诗人在此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而非外在的物质与地位,体现了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肘印累累大如斗,不及介春堂上一杯酒”则以夸张的手法,将官场的忙碌与权力的象征(肘印)与生活中的简单乐趣(介春堂上的酒)进行对比,突出了后者对于心灵的真正慰藉。
“可以消百虑,可以介眉寿”进一步强调了享受生活、追求内心平和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消除烦恼,还能增进健康长寿。
“况有苍鸾白鹤翔坐隅,琼树照耀青芙渠”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祥和的画面,苍鸾白鹤的飞翔,琼树的照耀,青芙渠的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接近自然的美好意境。
“洞庭云璈奏和响,双成玉佩鸣清虚”则通过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进一步深化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洞庭湖畔的云璈之音,与双成仙子的玉佩之鸣,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高雅的世界。
最后,“玉仙人,真吾侣,便须日日陪尊俎。尽把西湖酿春酒,三万六千从此数”,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仙人相伴,每日畅饮西湖酿制的春酒,以此来度过余生,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以深沉的思考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