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朝十五日,丛林皆结制。
径山有条攀条,无条攀例。
逼拶露柱灯笼,尽要心空及第。
现前普请證明,不妨神通游戏。
下座各叙时暄,便是灵山受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的意境。诗中描述了十五日这天,丛林中的僧侣们正在进行某种宗教仪式或修行活动,强调了遵循规则(结制)的重要性。"径山有条攀条,无条攀例"暗示着在修行中需要遵循既定的道路和原则,同时也允许灵活运用智慧(神通游戏)。
"逼拶露柱灯笼,尽要心空及第"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净化过程,如同灯笼照亮内心,去除杂念,追求心灵的空明。"现前普请证明"意味着当下即刻的证悟和实践,而"不妨神通游戏"则鼓励在遵循原则的同时,保持一颗游戏的心态,不执着于形式。
最后两句"下座各叙时暄,便是灵山受记",意为修行者在日常交流中也能体验到佛法的智慧,如同在灵山(佛教圣地)聆听佛陀教诲一般,传达出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理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修行智慧,强调了规则遵循、内心净化、即时证悟和生活实践的结合。
不详
一手不独拍,众手鸣掴掴。
豁开三要三玄门,堪与人天为轨则。
拳来拳应,踢来踢应。拳踢交参,孰负孰胜。
摇头摆尾过牢关,刖足之言谁肯信。
秋江清浅时,白鹭和烟岛。
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
利剑斩虚空,万象鸣嚗嚗。
年年向斯辰,令人倍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