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题画

向生绡托兴,缥缈襟期,刊落尘缘。

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

冷光半湿幽翠,烟影散虚坛。

想万壑松风,珠庭近接,渺矣高寒。灵源。

竟何许,有几片桃花,流出云间。

漫说丹邱隔,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

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

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奇景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向生绡托兴,缥缈襟期,刊落尘缘”点明了创作的媒介和目的,通过在生绢上寄托情感,追求一种飘渺而纯净的心境,去除世俗的牵绊。接下来,“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描绘了一个无人打扰的神秘仙境,瑶山耸立,翠竹挺拔,玉井中莲花盛开,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圣洁的美。

“冷光半湿幽翠,烟影散虚坛”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幽静,光线在翠绿中显得格外清冷,烟雾缭绕中的虚坛更添了几分神秘。接着,“想万壑松风,珠庭近接,渺矣高寒”通过想象万壑间的松涛与近旁的珠庭(可能指清澈的水体),表达了对高远寒冷境界的向往。

“灵源。竟何许,有几片桃花,流出云间”则引入了桃花源的典故,暗示着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所在,但具体位置却难以寻觅,只有几片桃花从云间飘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可知的色彩。

“漫说丹邱隔,便移家好住,谁耐清闲”表达了对远离尘世、过着清闲生活的向往,即使面对丹邱(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的阻隔,也愿意移居于此,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最后,“石床自写琴意,空外揖群仙。待月白千峰,相携跨鹤天际看”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石床上弹奏琴曲,仿佛与天空中的仙人们交流,期待着月白千峰时,与仙鹤一同飞越天际,观赏更为壮丽的景色。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天香.水仙花

水艳吟香,花情眷梦,湘皋记共游冶。

盏侧涂金,簪横削玉,雾带碧痕低亚。

通词试托,问甚日、仙魂初化。

翠羽明珠不见,依然冷云凝夜。银釭旧愁自写。

倚冰奁、薄寒吹麝。一掬茜窗清泪,粉妆慵卸。

还恐春风唤起,又暗忆、扁舟古祠下。

素袜无声,凌波去也。

形式: 词牌: 天香

绿意.冬蕉

墙阴翠擢。记绿天深处,题翰曾约。

黯黯吟魂,恻恻寒宵,禁他瘦倚栏角。

多生已苦秋窗雨,况梦影、霜华凋落。

尽故人、书叶留看,早是怨怀难托。

谁倩瑶函寄语,寸笺料未许,春信偷觉。

一束相思,可奈伶俜,惯与西风梳掠。

缄愁缄恨还缄泪,任蜡样、芳心抛却。

待雪残、重结清游,好觅辋川池阁。

形式: 词牌: 疏影

摸鱼子.长至前夕,偕芙初、琴南饮衎石斋中偶述

浣冰毫、擘笺题句,宵分绛蜡重剪。

玉珂风外闲身在,恰趁翠尊寒浅。梅信缓。

问半萼、吹香瘦影供谁眷。天涯念远。

但兰佩浮湘,桐圭访古,长记故人面。

新声倚,换羽移宫难惯。旗亭按拍都倦。

宣南坊里联吟处,只有盍簪堪恋。尘梦短。

算买得、莺邻何必论乡县。荷衣倘换。

驾一叶沙棠,吴根越角,要结鹭鸥伴。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梦芙蓉

芳游迷艳绮。认颓垣古甃,蔓萝交曳。

画阑回首,零落旧题字。断魂烟雨里。

绿珠门小应闭。

半角西山,知颦蛾怨晓,曾否黛痕洗。

好句屯田漫拟。一酌清冷,识曲今谁是。

鬓丝风影,人与露桃悴。素波浑不起。

鹿卢修绠空系。

梦隔仙源,但银瓶信杳,难问绛河水。

形式: 词牌: 梦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