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朝天宫道士馆作

昔在宣皇日,垂衣挹大庭。

陪京开峻宇,划地限严扃。

馆即丛霄敞,居惟百圣宁。

雕檐行日月,绣闼驻风霆。

海岳驱群象,金银役五丁。

斋宫虔紫极,法驾导青冥。

隐轸簪裾列,都卢粉黛馨。

帝坛加检玉,天步振流铃。

道自崆峒得,言从河上听。

理玄穷恍惚,功大格生灵。

黄竹谁西母,宫桃几岁星。

庆霄犹晻霭,琪树不凋零。

备享遵时序,追趋亟典刑。

御香分宝盖,内酒赐银瓶。

却老方能验,游仙梦讵醒。

归依成晚屣,栖息感劳形。

华表欢犹昨,玄都叹屡经。

鼎分烧药火,案有读书萤。

滞留应不惜,愿睹禅云亭。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寓朝天宫道士馆作》描绘了皇帝在宣皇时期,治理国家的宏伟景象和道教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宫殿的壮丽、神仙般的居住环境,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与神圣。他赞美了皇帝的智慧和功德,如崆峒问道、河上聆听教诲,以及对百姓福祉的关怀。诗中还提及了道教仪式、长寿的愿望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海岳驱群象”、“斋宫虔紫极”、“黄竹西母”、“宫桃岁星”,营造出神秘而庄重的气氛。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生活的深深眷恋,希望能在道士馆中长久停留,体验那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古代皇家气象和道教文化的独特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京师作

北阙心仍壮,南冠思不禁。

徒劳三献璧,遂有五噫吟。

野老频争席,家人屡问金。

穷途当媚景,初服改寒砧。

骏岂高台得,鸿应沧海寻。

散材堪众弃,狂态向人深。

计转妻孥失,愁仍酒病侵。

干戈天地满,抵事忆山林。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聊城夜泊闻扬州寇急怆然有作

杀气朱方徙,妖星太白低。

三江分部曲,五月斗鲸鲵。

箭满芜城郭,笳哀邗水堤。

肉飞腥赤海,炬列障丹梯。

红粟千艘尽,青楼万甲齐。

秋阴连斥堠,白日惨虹蜺。

推毂汉庭上,屯兵吴苑西。

至尊愁玉食,诸将走桐圭。东岱严军垒,聊城入鼓?。

捐金空市骏,拔剑起闻鸡。

卤莽抛残帙,仓皇拥旧绨。

此曹仍跋扈,吾计失羁栖。

愤欲逃东海,舂难假会稽。

冥鸿天亦碍,老马路逾迷。

衣食人相籍,壶觞客为携。

河流驱黯淡,月色助悲悽。

国事吞声问,乡书掩泪题。

容身犹不定,何处夜乌啼。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沛上别子与明卿

骚雅论今代,中原几并驱。

捧心愁屈宋,抵掌失杨卢。

一一风棱整,森森法象殊。

雕笼掣孔翠,玉勒喷神驹。

荡涤开溟浸,阴阳运巨炉。

先锋争辟易,历块不崎岖。

歘自西曹奋,终为俊国模。

徐公骖邺乘,季子骋吴都。

岂谓万人敌,还将二妙俱。

大庭羞绛灌,厚禄笑侏儒。

白璧交游冷,黄金气色孤。

一麾分楚越,双涕渺江湖。

赤县连烽火,沧波挟舳舻。

秦庭何处哭,汉槛待谁呼。

得丧皆行旅,朋知到友于。

绨袍寒借问,涸辙困相濡。

物论应吾辈,山姿讵世途。

君宁忘鼎轴,我渐老屠沽。

河水嵎夷徙,浮云芒砀徂。

离筵即此地,后会恐榛芜。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滋兰馆为潘少承作

客有思玄者,能兼市隐名。

幽悰含白雪,逸兴托孤英。

三径初开就,千丛自种成。

随风香更远,入室气弥清。

缃帙沾馀馥,瑶琴寄雅声。

永怀君子德,延望美人情。

霜霰将无变,蓬蒿幸免营。

相怜同臭味,持赠保坚贞。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