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子时二首(其一)

之子卧幽谷,相过岁暮时。

呼童穿马涧,贳酒出龙池。

生事惟樵斧,年光有鬓丝。

梅花开傥遍,鸡黍不须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所作的《寄方子时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深冬时节的山居画面。"之子卧幽谷",以"之子"指代友人,他隐居在静谧的山谷之中;"相过岁暮时",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寒冷的年末前来拜访的好意。

接下来的两句"呼童穿马涧,贳酒出龙池",生动地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唤来童子牵马来至山涧取水,又特意去龙池沽酒待客,显示出主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款待的周到。

"生事惟樵斧,年光有鬓丝",诗人感慨友人以砍柴为生,岁月无情,已让友人脸上的皱纹增添,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最后两句"梅花开傥遍,鸡黍不须期",以梅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暗示相聚的时间无需刻意约定,只要梅花开放,便是最好的相聚时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场景和季节变换,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239)

王稚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方子时二首(其二)

避人成独往,一室谢喧嚣。

泉近书声碎,山深酒价高。

千峰对茅屋,终日听松涛。

五亩瓜园地,躬耕莫惮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龙母庙

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

泉清尘客耳,花照定僧心。

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

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云泉庵听僧吹笛

吹笛破山翠,萧萧夜壑停。

一声杯上雨,万感鬓前星。

断续音成梵,多罗曲是经。

虽无杨柳落,凄怨不堪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白丈自杭州归要游天池

桃花零落尽,游赏与君同。

僧住松声里,莺啼石壁中。

岩光晴处紫,池色晚来空。

莫把琵琶奏,尊前有白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