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何与洁吹箫

若有人兮吹玉箫,音婉转兮思寥寥。

临高台兮几弄,逐丹霞兮上飘。

哀响入微兮意未已,激流风兮杳不知其所止。

松韵高岩兮泉流涧底,漱冰肠兮洗烦耳。

东家戍妇兮泪沾衣,西家荡子兮行不归。

何处箫声绕长怨,霜露凛凛侵人肌。

听之一曲犹未罢,中绝复起兮缭绕梁榭。

无恨怨兮早朝,最好动人兮清夜。

夜既阑兮香既残,拥云髻兮约双环。

秦嬴已去不复返,徒有凤曲留人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吹箫者的音乐艺术,以及它在不同人心中的影响。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情感的深邃。

首先,诗人以“若有人兮吹玉箫”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神秘与美感的世界。接着,“音婉转兮思寥寥”,音乐的旋律悠扬,引人深思。随后,诗人描述了音乐随风飘扬,仿佛与自然界的松韵、泉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然而,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并非全是宁静的。诗中提到“东家戍妇兮泪沾衣,西家荡子兮行不归”,暗示音乐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音乐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

“何处箫声绕长怨,霜露凛凛侵人肌”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即使在寒冷的霜露之夜,音乐依然能穿透寒冷,触及人心。这不仅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也反映了诗人对音乐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夜既阑兮香既残,拥云髻兮约双环。秦嬴已去不复返,徒有凤曲留人间。”这一部分表达了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但其留下的美好记忆却如同凤凰之曲,永远留在人间。这里不仅赞美了音乐的永恒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吹箫者音乐的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在不同情境下所激发的情感共鸣,以及其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

折杨柳,杨柳牵连常在手。

浩荡春光不自知,惨淡铅华那可久。

忆昨枝头雪未销,偷将媚眼逞娇娆。

长安大道笼珠箔,小苑回廊映碧绡。

鸳鸯斗作银条脱,翡翠妆成金步摇。

此日离亭惜春好,浪捲平林春满道。

已将蝶舞当徘徊,可奈莺歌生懊恼。

春去亦无期,春心枉自知。

有条能拂带,无树不飏丝。

渭水桥边萦玉缕,洛阳沟上妒蛾眉。

别后含颦谁共处,哽咽笛声悲作语。

极目烟云望转迷,但看落絮空中举。

折尽长条不复春,祇馀疋马踏芳茵。

此去江山无限恨,一路杨花照眼新。

形式: 古风

闺怨篇初入京作

长安二月柳如丝,大道千门雪未晞。

耿耿双星迷客浦,迢迢孤骑指皇畿。

皇畿帝里回环织,金阙琼扉承御极。

照日丹衢凤辇归,凌空紫阁鹓班直。

朱馆映铜龙,垆烟散碧峰。

云间巢翡翠,天际锁芙蓉。

北堂晚发千霆鼓,南陌朝听万石钟。

鼓节钟声非世有,往日香闺谁独守。

凤凰台上弄参差,鳷鹊桥边奏垂手。

始见桃李貌争荣,复道芙蓉丝结耦。

结耦连丝不易求,联轩叠盖度华辀。

临衢绮箔三千户,夹道青帘十二楼。

紫燕翔原便,娇莺啭最柔。

自言桑海从三变,自言歌舞穷千秋。

别有妖容善流盻,美目轻肌人所羡。

清风轻擘碧绡裙,明月巧裁白团扇。

愿为宝带系君裳,愿为鸾镜窥君面。

个中尤物真可怜,个里新妆不道钱。

掷果河阳堪作对,采桑岐陌若逢仙。

独有南州季子妻,年年岁岁泣鸡栖。

君心去似离弦筈,妾意空嗟浊水泥。

锦字织成谁为寄,金缄泪渍手重题。

看看已见孤云没,切切还惊白日低。

白日低山不复照,青鸾一去何时眺。

晓吹长管邀落花,暮倚疏窗送残烧。

由来薄命人所同,自怜少好拂春风。

宝玉刻台双作凤,香车授辔共乘龙。

同心紫结含云采,连理新袿映日红。

忆别津头相痛哭,行行不远海江曲。

指点青山说死生,更向重波怜鸀鳿。

良人有意勒铜标,贱妾何须怨金谷。

遥遥七夕暗相思,绕绕三江祇自知。

乍可轻寒侵薄袂,那堪累岁住孤羁。

孤羁累岁徒为尔,枝上啼莺惊梦起。

春去春来枉自持,一心一意何曾已。

忿念雕床并蒂花,生憎绛帐双鹓被。

鹓被鸾帏谁共薰,香炉兽炭生氤氲。

奈保青楼飞燕侣,不记丹山彩凤文。

向夕临烟渚,风来急带雨。

葡萄架上惜交萦,孔雀屏中羞独舞。

露洒夭桃滴更红,石咽流泉声倍苦。

懒将晓镜理埃颜,不用轻蝉衬绕鬟。

阶前积藓沉沉绿,竹里纤条细细班。

珊瑚钩挂窥蟾月,琥珀杯停对银阙。

峥嵘铁马厌风闻,惨切金鸡愁夜歇。

夜连夜歇诚有之,杨花乱下不胜悲。

金钱卜尽凭谁告,宝剑重还未有期。

沉吟此事弹虚指,独坐文窗枕孤几。

垂杨道外少甘瓜,紫陌尘中多苦李。

苦李甘瓜亦不常,好生毛发恶生疮。

瑶琴一曲教求凤,锦瑟三调可窃香。

情知茹藘无颜色,情知故里迷荆棘。

当时粉黛尚堪怜,此日铅华讵足识。

便随紫燕越南淮,便为流影入君怀。

三切猿声肠断绝,几回鸳梦逐魂埋。

不信在山能化石,归来看取故时钗。

形式: 古风

醉歌行席中赠如冈陈公

平生颇有激烈肠,当秋拔剑神飞扬。

恨不相随渐离辈,悲歌击筑燕山傍。

陈公官高膺八命,经略东南发神令。

斫龙湾头海水腥,制虎山中烟火净。

惟馀下士意磊落,使我形神重开扩。

竖子何知奉后尘,将军顾待真不薄。

月照吴江木落时,公归淮土鸣金羁。

幕府如云驺从发,挥手欲与云山辞。

韩生意气消不得,欲上青天搅白日。

问渠何事遍荒衢,不照幽崖之石室。

猛犬狺狺吠九关,玉门欲扣排金镮。

勾陈宿卫森相向,重阶累级不可攀。

万古精诚尽如此,哀丝急管空满耳。

黄云高捲日月微,醉歌恐有悲风起。

形式: 古风

赠潮阳吴光卿

我读适越纪,思君适越吟。

越吟一声风飒飒,高山流水谁知音。

钟期伯牙今已矣,劝君勿抚朱丝琴。

急弦促节未易竟,相对浮云万里阴。

严陵之风高可拂,洗涤蕴内除烦襟。

羊裘大泽不复辨,惟见削壁两石欹嵚岑。

潮水之潮何时还,落尽千山与万山。

山山斗作芙蓉色,眼看壮士凋朱颜。

三十六根连地轴,罗浮雁荡同跻攀。

达磨手提一只屦,麻姑耳后垂双环。

人生去住曾何定,四岭黄云春树暝。

师门使火入虚无,列子乘风凌溟涬。

吴歌白苧出兰房,越女采莲移暮艇。

沉沉沧海起红轮,瞋目大叫云中迥。

子今杖策跨崆峒,我将赤脚蓬山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