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仲氏以静客龙湖见寿(其一)

长庚残月晓西东,枕上吟馀响石淙。

凉雨疏桐过末伏,小亭幽径长芳丛。

季方难弟龙湖远,老杜狂夫饭颗同。

秋月华星双入手,更攀菡萏映杯红。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静谧、凉爽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画面。首句“长庚残月晓西东”,以长庚星和残月勾勒出黎明时分的宁静景色,暗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接着,“枕上吟馀响石淙”一句,通过“吟”字展现了诗人深夜思考后的余韵,而“响石淙”则营造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效果,仿佛是自然界的音乐,增添了诗的意境。

“凉雨疏桐过末伏,小亭幽径长芳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凉爽与生机,细雨轻洒在稀疏的梧桐叶上,末伏之后的气候更加宜人,小亭旁的幽径上,长满了繁茂的花丛,色彩斑斓,充满生命力。这样的景致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

“季方难弟龙湖远,老杜狂夫饭颗同”两句,提到了两位友人,季方和老杜(可能指唐代诗人杜甫),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借用了杜甫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在情感上的共鸣与精神上的追求。这里使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最后,“秋月华星双入手,更攀菡萏映杯红”两句,将目光转向夜晚,秋月与华星交相辉映,诗人似乎能亲手触摸到这份美好。随后,诗人又转向了眼前的酒宴,通过“菡萏”(荷花)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仲氏以静客龙湖见寿(其二)

山城望见鹡鸰原,衣锦乡中草树妍。

铁笛谁当吹舞鹤,银槎我欲挟飞仙。

蘋花数剪微波浸,桂树三更片月悬。

老去揆初仍作客,诸生郑重秩初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刘孝廉

芝兰香雾隔晴轩,图史虹光自岁年。

汉殿每需方正策,楚江犹滞孝廉船。

鹅群暖戏池中墨,藜杖寒嘘阁上烟。

试把月仪临数帖,因风寄向白云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子与入院时就文庙开试院与诸公同止云章阁上

一相南来建大藩,金汤千里虎牙闲。

綵云腾凤迎科诏,珠斗垂虹动海关。

入院恭陪车马盛,序宾愧列鬓毛班。

宁知交广非邹鲁,已有弹冠早出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子与入院宴集韵

荆交风气自天开,魏晋词华有体裁。

石髓凝脂归木弹,桂香吹露送螺杯。

云章华构文星聚,海峤名邦俊士来。

灯火下帘思报效,圣心虚伫待真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