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桥流水拍长堤,半似苕溪半剡溪。
一自主人题柱别,年年春色灞陵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图景。首句“石桥流水拍长堤”,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座石桥横跨在潺潺流水之上,桥下的水流轻轻拍打着岸边的长堤,营造出一种和谐与静谧的氛围。接着,“半似苕溪半剡溪”一句,巧妙地将这座水乡与著名的苕溪和剡溪相提并论,暗示了此处风景的秀美与独特。
“一主主人题柱别”这一句,通过“题柱”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离别的感慨。古代有“题柱”之说,指的是一个人在离开某地时,在柱子上题字留念,以此寄托对这个地方或人的深情厚谊。在这里,诗人借“题柱”来表达对主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主人与这处美景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后一句“年年春色灞陵西”,则将思绪延伸至更广阔的时空之中。灞陵,即今陕西西安附近的一座山陵,历史上曾是许多文人墨客的离别之地,象征着离愁别绪。此句意为每年春天,无论主人身在何处,心中总会怀念起这桥头的碧水春色,仿佛那春色依旧在灞陵西等待着他的归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西台斧绣下觚棱,八座新阶帝股肱。
更道高堂承内渥,一时真拜两中丞。
世代衣冠直汉宫,家声万石旧称雄。
丹书映日传江上,白简飞霜出殿中。
清秋鹤发自樵渔,年已非熊入梦馀。
双阙旧分苍水玉,五云重展绿绨书。
曾是先朝画省郎,江湖白首荷恩光。
即看宝带浑如旧,不绾南阳召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