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二首(其一)

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

深夜悬双泪,短亭思远人。

苍江程未息,黑水梦何频。

明月轻桡去,唯应钓赤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长途跋涉的身影疲惫不堪,衣襟衣袖都沾满了旅途的风尘。
深夜里挂着两行思念的眼泪,短亭边思绪飘向远方的人。
苍茫的江水旅程还未结束,漆黑的夜晚梦境却频繁出现。
明亮的月光下轻轻划桨离去,只希望能钓到一条红鳞鱼。

注释

劳劳:形容辛苦劳累。
千里:长距离。
身:身体。
襟袂:衣襟和袖口。
悬:挂着。
双泪:两行眼泪。
短亭:小型的驿站。
思:思念。
程:旅程。
息:结束。
黑水:形容夜晚或深色的水。
梦何频:梦境为何如此频繁。
明月:明亮的月亮。
轻桡:轻轻划桨。
去:离去。
唯应:只希望。
赤鳞:红色的鱼鳞,常指鲤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的寂静中,怀念远方亲人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 这两句开篇就设定了旅途中的辛苦和孤独,旅者的衣襟上布满了行走所积的尘土,形象地表达了旅人的艰难与疲惫。

"深夜悬双泪,短亭思远人。" 夜夜寂静之时,旅者在简陋的亭中流下了哀伤的泪水,这里的“短亭”增添了一种孤独和荒凉感,而“远人”的思念则让情感更加深沉。

"苍江程未息,黑水梦何频。" “苍江”指的是长江,它在这里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空间和时间,同时也暗示了旅者的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黑水”则可能是对夜晚河流的描写,梦中所思何其频繁,显示出旅者内心的不宁静。

"明月轻桡去,唯应钓赤鳞。" 这两句以明月和轻盈的桨声作为背景,传达了一种超脱与自由的意境。“唯应钓赤鳞”中的“赤鳞”,通常指的是鱼,这里可能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跃动,摆脱现实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写照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于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偶题二首(其二)

有恨秋来极,无端别后知。

夜阑终耿耿,明发竟迟迟。

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

只因明月见,千里两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商山麻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商山富水驿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长庆寺

南行步步远浮尘,更近青山昨夜邻。

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

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

终日官闲无一事,不妨长醉是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