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报著长老请赞

据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

了无禅道与人参,滴水便见波澜起。

太醒醒,难比拟。

分付隆报著长老,好向丛林振纲纪。

形式: 押[纸]韵

翻译

遵循虎头的指示,结束虎尾的行为,首句揭示目标
无需禅修与他人比较,点滴变化可见大波澜
过于清醒,难以形容
吩咐隆报长老,要整顿丛林的纪律

注释

虎头:比喻开始或指导原则。
尾:指结束或结果。
禅道:佛教中的修行道路。
参:参考,比较。
波澜起:比喻显著的变化或影响。
太醒醒:过分清醒,形容人非常警觉。
隆报:尊敬的称呼,可能指长老的名字。
长老:寺庙中的资深僧侣。
丛林:古代对僧侣群体的隐喻,类似现代社会的社区。
振纲纪:整顿纪律,恢复秩序。

鉴赏

这首诗以"据虎头,收虎尾"开篇,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隆报著长老的赞扬和期待。首句强调了长老在事务处理上的决断力和威严,犹如掌控全局的虎头。接下来的"了无禅道与人参,滴水便见波澜起",暗示长老虽不以禅学闻名,但其影响力如同滴水石穿,能激起重大变革。

"太醒醒,难比拟"进一步赞美长老的清醒与智慧,无人能及。最后一句"分付隆报著长老,好向丛林振纲纪"则是直接点题,期望他能在僧团中发挥领导作用,整顿纪律,维护丛林(佛教寺庙)的秩序。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简短而有力的赞词,通过比喻和直接表达,展现了对隆报著长老的高度评价和期许。

收录诗词(129)

释咸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请赞(其二)

天无私盖,地无私载。如何形容,生此奇怪。

为僧不禀僧仪,学佛力破佛戒。

鼓舌摇唇,丛林殃害。

若无伽梨裹浑身,便是当年屈突盖。

形式:

禅人请赞(其一)

五戒不持,威仪破尽。空腹高心,言不足信。

徒将朽木乱涂糊,衲僧添得膏肓病。

形式:

禅人请赞(其六)

德山临济,棒喝交驰。云门顾鉴,总是愚痴。

唯有径山无伎俩,握拳端坐眼如眉。

形式: 押[支]韵

禅人请赞(其五)

入室爱用拳头,佛来也不放过。

知他是圣是凡,便敢如此乱做。

识得破,海坛马子似驴大。

形式: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