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巴陵罗簿送行二首(其二)

削去浮夸意味真,襟期殊不似今人。

庆传于后珠成树,德润其身玉有筠。

在昔雁行尝并进,只今鹤发独相亲。

仕虽不达俱强健,剥复何须问大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去除表面的华丽,追求真实的心境,与现今之人截然不同。
美好的名声流传后世,如同珍珠连成树,美德滋养身心,犹如美玉有竹般的坚韧。
过去我们如同雁群一同进步,如今白发苍苍,唯有相互扶持。
即使仕途未达巅峰,我们都保持健康,不必去询问命运的大轮如何转动。

注释

削去:去除。
浮夸:表面的华丽。
意味:心境。
襟期:心胸、志向。
殊:非常。
似:像。
今人:现今之人。
庆:美好的名声。
珠成树:珍珠连成树。
德润:美德滋养。
玉有筠:美玉有竹的坚韧。
在昔:过去。
雁行:雁群。
鹤发:白发。
仕:仕途。
达:达到。
俱:都。
剥复:起落、兴衰。
大钧:命运的大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次韵巴陵罗簿送行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的情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品德的赞扬。

“削去浮夸意味真,襟期殊不似今人。” 这两句是说诗人希望自己的心志纯正无伪,与现在的人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情操和品格。这里的“襟期”指的是胸怀抱负,不同于现代人的庸俗。

“庆传于后珠成树,德润其身玉有筠。”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美好品德的赞美,希望这些德行能够流传后世,就像珍珠结成宝树一样。同时,这些德行也如同玉液一般滋养着朋友的身体,使之更加光润明净。

“在昔雁行尝并进,只今鹤发独相亲。” 这两句是回忆过去和友人一起行动,如同大雁一字排开飞翔的情形。而现在,诗人只与友人的头发(这里指的是年迈)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这里有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仕虽不达俱强健,剥复何须问大钧。”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态,即使仕途未能如愿,但仍旧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这里的“剥复”是指经历磨难和困苦,“大钧”则比喻着高深莫测的命运。诗人问道,既然已经历经种种考验,又何须去询问那些看似不可预知的命运安排呢?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品德的赞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差距时的坦然自若。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次韵巴陵罗簿送行二首(其一)

旌阳峰下水成渊,可约凫鸥共一川。

种秫渐营浮蚁瓮,结茅重理蠹鱼编。

敢期晤语方倾盖,遽有新诗当赠鞭。

仰望青云多鼎贵,无由换骨学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李仲永携诗相别

李侯人物极清真,气似灵犀可辟尘。

平日论心思益友,而今刮眼见诗人。

有官堕在蒹葭境,为政恐无桃李春。

抚字要须宽猛济,诵公佳句合书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

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绕殿覆铜池。

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

凤饼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

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答熊朝英(其二)

秋风相挽出门庭,东望云边白玉京。

婚嫁自嗟何日了,利名谁信本来轻。

挥毫为我光行色,倾盖知公不世情。

文字清新有如此,底缘淡墨未题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